第135章 好感度突破80:医生的专属戒指(2/2)
沈砚川看到她戴上戒指,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里都透着暖意。“我还在戒指内壁刻了我们第一次一起走访的学校名字——‘向阳小学’,字很小,你仔细看就能找到。”他指着戒指内壁,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陈曦低头,借着晨光仔细看——果然在“健康”二字旁边,刻着“向阳小学”四个极小的字,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记忆瞬间被拉回第一次一起去向阳小学的场景:那天飘着小雨,他们踩着泥泞的小路走进学校,孩子们围着他们叽叽喳喳地问“医生叔叔什么时候还来”,沈砚川蹲下来,认真地对每个孩子说“只要你们需要,我就会来”。原来从那时起,他就把这份公益承诺,悄悄刻进了心里,也刻进了这枚戒指里。
当天下午,沈砚川提议带陈曦去一个地方。车子驶出市区,往郊区方向开了半个多小时,停在一栋刚刚装修好的两层小楼前。楼体是温暖的米白色,门口挂着“乡村儿童健康小屋(总馆)”的牌子,院子里种着几棵小树苗,旁边还放着几个崭新的摇摇马。
“这是我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医院申请的公益拨款建的。”沈砚川推开楼门,里面的布局一目了然——一楼是体检区,划分出视力检测、身高体重测量、血常规检查等区域,设备都是最新的儿童专用款;二楼是健康课堂,摆放着彩色的小桌椅,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健康小知识”漫画。“以前的健康小屋都是临时租用的房间,空间小,设备也不全。现在有了这个总馆,孩子们体检、上健康课都不用挤了,我们还能在这里开展家长健康培训。”
他指着墙上的照片墙,上面贴满了过去一年的照片:有孩子们在健康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样子,有沈砚川弯腰给孩子做听力检测的场景,还有他们一起给第一间健康小屋揭牌的瞬间。最让陈曦动容的是,每张照片故事:“202x年3月15日,小远第一次测视力,从0.6提升到0.8,他说‘以后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了’”“202x年6月20日,乐乐学会正确刷牙,再也不害怕看牙医,还主动当起‘刷牙小老师’”“202x年9月1日,第一间健康小屋在向阳小学落地,孩子们说‘以后不用跑很远去体检了’”。
“为了让健康小屋更好地运营,我还联系了我的大学同学和医院的同事。”沈砚川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名单,上面列着十几位专家的名字和擅长领域,“这位是儿科呼吸科的李医生,这位是儿童营养学的张教授,他们都愿意定期来做志愿者,每月至少来一次,给孩子们做免费诊断和健康讲座。以后孩子们有复杂的健康问题,不用再坐几个小时的车去城市医院,在这里就能得到专业的治疗。”
两人一起整理健康小屋的物资时,陈曦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暖金色的光晕铺满屏幕:“检测到沈砚川通过定制专属戒指、筹建健康小屋总馆、链接专家资源等行动,深度践行‘以守护为誓,伴公益同行’的承诺,好感度突破80,触发‘公益伙伴誓约’效果——后续沈砚川将与宿主共享个人医疗资源网络(含国内外儿科专家人脉、先进诊疗技术),健康公益项目重大决策需两人共同商议确定;‘乡村儿童健康小屋’获得‘市级儿童健康示范基地’称号,政府专项拨款增加50%,项目影响力显着提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健康小屋的窗户洒进来,落在陈曦戴着戒指的手上。沈砚川陪着她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看着远处几个孩子在摇摇马上玩耍,轻声说:“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开设更多特色课程,比如儿童心理健康课,教孩子们如何调节情绪;还有亲子健康互动课,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这枚戒指,就当是我们的‘公益伙伴誓约’,不管未来公益路上遇到资金困难,还是资源短缺,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绝不会让健康小屋停下来。”
陈曦转动着手指上的戒指,蓝色宝石在夕阳下闪烁着微光。她突然明白,这枚戒指承载的不是爱情的枷锁,而是公益伙伴之间最真挚、最坚定的承诺——它象征着沈砚川对乡村儿童健康事业的坚守,也象征着他们之间无需言说的信任与默契。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戴着这枚戒指,想起此刻的约定,她就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和沈砚川一起,为更多乡村孩子筑起健康的防线,让他们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