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南国书音(1/2)
寒风卷着雪沫,抽打在废弃烽燧堡残破的墙壁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我蜷缩在角落里,就着微弱的天光,仔细擦拭着血饕餮的刀身。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稍稍压下了左肩伤口传来的阵阵抽痛和体内那股因内力透支而产生的虚浮感。“鬼见愁”水洞的爆炸、冰河中的亡命潜逃,几乎耗尽了我的精气神,此刻全凭一股不肯倒下的意志强撑着。
怀中的密信和账册如同烙铁,时刻提醒着我所处的险境。骆养性的回音迟迟未至,京城方向一片死寂,这种悬而未决的等待,比刀头舔血更折磨人。就在心绪最为焦躁不宁之时,堡外传来了约定好的、三长两短的布谷鸟鸣声——是前屯卫“顺风马栈”的暗桩!
我精神一振,迅速潜至堡门缝隙处观望。只见风雪中,一个披着厚重斗笠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滑入堡内,正是那位精干的汉子。他见到我如此狼狈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但未多言,只是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细长的竹管,低声道:“千户,苏州急信!”
苏州!蕙兰!
我心头猛地一跳,几乎是抢过竹管,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挥退暗桩,我迫不及待地捏碎竹管端的蜡封,倒出里面一卷韧性极佳的桑皮纸。
展开信纸,是吴郎中那熟悉的、略显拘谨的馆阁体字迹。我深吸一口气,逐字逐句地读下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江南湿润温暖的气息,吹散了这北国的严寒。
“文钊贤弟如晤:”
开篇依旧是客气而稳重的称呼。
“前信收悉,知弟安抵关外,然风雨急骤,兄心实忧。苏州一切尚安,祈勿挂念。” —— 先报平安,定我心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