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归途如虹(2/2)
商队的行程缓慢而枯燥。驱赶着牛羊和驮马,在逐渐融化的雪泥中艰难前行。我混在雇工队伍里,沉默地干着最累的活,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商队头领似乎对我的勤勉和警惕很满意,偶尔会让我靠近车队核心一些。
越往南走,战争的痕迹就越发明显。废弃的村落、焦黑的土地、散落的白骨(无人收殓)、以及偶尔遇到的、面黄肌瘦、拖家带口向南逃难的百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麻木和绝望。
从他们的口中,我拼凑出了更清晰的图景:沈阳已然陷落,努尔哈赤正在巩固统治。辽阳,真的成了一座孤城,由川军和残余的明军苦苦支撑,但外界普遍认为,它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朝廷的援军?遥遥无期。
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但归意却更加坚决。
途中遇到过两股小规模的马匪,试图劫掠商队。战斗爆发得突然而激烈。我没有动用岳家枪,而是抢过一柄鞑靼雇工的弯刀,利用练枪锤炼出的步伐、眼力和爆发力,如同猎豹般扑击,狠辣果决,瞬间放倒了两个冲得最前的马匪。
我的悍勇显然震慑了马匪,也赢得了商队护卫的尊重。头领看我的眼神更加不同,饭后甚至会分给我一点热汤。
但我无心于此。我只想快点,再快点,回到那座正在浴血的城市。
又行了不知多少日,当熟悉的地平线再次映入眼帘时,我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辽阳!
它依旧巍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但城墙上布满了硝烟和破损的痕迹,那面“石砫”帅旗依旧在飘扬,却显得有几分孤寂和顽强。
商队在离城数里外的一个临时集市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前方盘查严格,且过于危险。
我没有丝毫犹豫,背起我的枪,向头领点头致谢(他额外塞给了我一点干粮),然后脱离商队,独自一人,迈开脚步,向着那座熟悉的、却又无比陌生的城池走去。
越靠近城池,气氛越发肃杀。壕沟更深,鹿角更多,巡逻的川军小队眼神更加冰冷警惕。盘查的岗哨增加了数倍,对我的身份进行了反复的、苛刻的盘问和查验。
当我终于被允许通过那道沉重城门时,夕阳正将最后的余晖洒在城头。
城内,依旧是一片狼藉和匮乏,但一种紧绷的、顽强的生机却在废墟中挣扎。川军士兵的身影依旧是最主要的力量,维持着秩序。但我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面孔——一些同样面带风霜、伤痕累累,但眼神却不再完全麻木的辽阳残兵。他们看到我这个“生面孔”,投来警惕的目光,但看到我背上那杆用皮子包裹的长条物(他们或许以为是弓或矛)以及我眼中那种相似的、从地狱里爬出来的眼神时,那警惕又稍稍化开了一丝。
我回来了。
从尸山血海中爬出去,又从风雪草原上走回来。
不再是那个只会恐惧发抖的小兵杜文钊。
我握紧了背上岳家枪的枪杆,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辽阳城冰冷而混杂着硝烟和血腥的空气。
这一次,无论等待的是什么,我都会握紧手中的枪,战斗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