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暗室深机符后悟,宿谋旧算赵郎心(1/2)
一、紫宸夜谈,后妃惊悟
显德十三年腊月廿七,深夜的紫宸殿偏室,只点着两盏鎏金烛台。烛火映在素色帷幔上,投下晃动的暗影,像极了这半年来摇摆不定的朝局。符太后坐在紫檀案后,指尖捏着陈琅递来的密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指腹都被纸页边缘磨得发红。
密档是册泛黄的账册,首页贴着探闻局的火漆印,里面一笔一划记着:显德十二年秋,升任皇城使的赵光义以 “黄金五十两、锦缎百匹” 收买柴熙诲的伴读李福,命其 “每日报熙诲言行,若陈琅与熙诲有书信往来,即刻抄录”;冬月,又添 “白银三十两”,让李福 “设法让熙诲向陈琅求‘私授兵书’,以坐实陈琅‘结党皇子’之罪”。
“结党皇子……” 符太后喃喃念着,声音发颤,指腹划过 “柴熙诲” 三字时,突然停住 —— 那是她亲自教养的皇子,去年认陈琅为义父时,她还以为是 “亲上加亲,稳固东宫”,如今才知,从那时起,身为皇城使的赵光义就想借一个孩童,给陈琅扣上谋逆的帽子。
她猛地抬头,看向立在案前的陈琅。他依旧穿着那身玄色公服,袖口还沾着前日查皇商司分号时的墨渍,只是眼底的红丝,比往日更重。“哀家……” 符太后喉头滚动,第一次在陈琅面前露出慌乱,“哀家原以为,让赵氏与你制衡,能稳朝局 —— 他掌殿前司,你掌财权,谁也压不住谁,太子就能安安稳稳继位。却不知…… 他早在熙诲认你为义父时,就布了这么大的局!”
陈琅指尖敲着密档,声音冷得像殿外的寒风:“太后当年放任赵光义升任皇城使,又许他任太子詹事,自由出入东宫,便是养虎。” 他翻开账册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东宫侍卫的换岗表,红圈标出的都是赵光义的亲信,“如今东宫侍卫半数换成他的人,曹翰的殿前司士兵又守在宫外,下一步,便是借‘皇子谋逆’的由头,逼宫夺权!”
符太后突然攥紧密档,纸页被她捏得发皱。她想起前日符清漪来宫里,哭着说 “姐姐再信赵氏,就要毁了柴家”,想起柴荣弥留时抓着她的手说 “信陈琅,护太子”,想起王朴焚在枢密院的火光 —— 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此刻全涌上来,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是哀家错了。”
她声音发颤,突然上前紧紧抓住陈琅的衣袖,指甲深深陷进衣料里。珠冠歪斜滑落,钗环叮当作响坠地,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后,此刻全然放下威严,近乎失态地追问:陈卿,你说,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吗?
陈琅目光扫过帷幔后的暗影 —— 那是杨盛派来的御林卫,负责护着偏室,却也说明东宫早已不安全。“来得及,但需快。” 他俯身,声音压得极低,“明日起,收回皇商司所有分号的调度权,交给符昭愿(符家忠于柴氏的子弟);让杨盛把御林卫增派到皇商司银库、粮道,防赵氏动手;再传密信给李重进,让他把淮南兵往汴梁挪五十里,随时待命。”
符太后点头,刚要传旨,却听见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陈琅猛地抬手,示意她噤声,自己则悄悄摸向腰间的软剑 —— 那是王朴生前赠他的,剑鞘上还刻着 “护国安邦” 四字。
二、廊下密议,赵氏谋深
殿外的回廊上,烛火被夜风卷得摇曳。新任皇城使赵光义背着手,指尖摩挲着一枚白玉扳指 —— 那是柴荣生前常戴的,上个月被他借 “整理先帝遗物” 的由头,从内库偷出来的。曹翰站在他身侧,甲胄上的铜扣撞得轻响,却压不过他压低的声音:“皇城使,符太后刚见了陈琅,会不会……”
“见了又如何?” 赵光义冷笑,将玉扳指凑到烛火下,看着上面的龙纹,眼中满是贪婪,“她早晚会知道,可太晚了。如今我掌皇城防务,更有机会行事。” 他从袖中摸出一份文书,是拟好的 “皇商司贪腐案” 奏疏,上面列着 “陈琅私吞江南盐税十万两”“秘察局滥用职权查抄藩镇家产” 等罪名,“明日早朝,你就递这道奏疏,奏请陛下(柴宗训)下旨,让殿前司接管皇商司银库,断陈琅的财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