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268章 银枪破虏瓦桥关,御笔权衡北伐篇

第268章 银枪破虏瓦桥关,御笔权衡北伐篇(2/2)

目录

王彦超面色如铁,不得不躬身接旨。待内侍离去,他盯着杨业背影,眼底闪过一抹阴鸷,当夜便挥毫写下弹劾奏折,言辞犀利直指 “杨业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恐误北伐大事”,封入锦盒,命心腹快马送往汴京。

与此同时,瓦桥关下的皇商司军市热闹非凡。数十辆马车一字排开,满载蜀盐与江南丝绸,账房先生的吆喝声穿透喧闹:“一斤蜀盐换五斤粮食,一匹丝绸换一张辽军哨探路线图!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燕云百姓饱受辽人苛政之苦,如今见周军军纪严明,纷纷推着粮车、怀揣布防图前来交换。关下的张二柱老汉颤巍巍推着半车粟米换盐,浑浊的泪水滚落:“俺们盼王师,盼了整整二十年!辽人在时,俺家娃子被抓去当苦力,至今音信全无……”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皱纸,“这是俺偷偷画的辽军岗哨图,将军们若用得上……”

三日后,军市换得粮草十万石、辽军布防图三张。杨业凝视着布防图上益津关粮站的标记,当机立断决定夜袭。是夜,他亲率两千轻骑,借着月色潜行至粮站后方,火油泼洒间,烈焰冲天而起。辽军守将正搂着小妾饮酒作乐,见周军如天兵降临,吓得瘫倒在地,涕泪横流:“俺早盼着周军来了!辽人苛待,饭都吃不饱,还动辄打骂,俺们早不想卖命了!”

粮站被焚的消息传至朔州,赵匡胤盯着云州舆图沉思良久。听闻杨家军连下两城,他猛地攥紧拳头,对石守信沉声道:“杨业这老匹夫,倒会抢功!” 当即挥笔写下请战书,言辞恳切:“臣愿增兵两万,直取云州,与杨业夹击幽州,早日收复燕云!” 字里行间,暗藏着扩张兵权的野心。

请战书先至陈琅手中,他匆匆入宫面圣,忧虑道:“陛下,赵氏西路军未遇强敌,却求增兵两万,恐是借北伐之名谋夺兵权。若应允,日后恐难节制。”

柴荣接过请战书,指尖摩挲着 “增兵两万” 四字,冷笑一声,提笔批复:“准增兵五千,由韩通调遣,归赵将军指挥。” 寥寥数语,既给了赵匡胤颜面,又安插韩通制衡,尽显帝王权谋。

陈琅望着批复,暗自赞叹这精妙的制衡之术。而远在朔州的赵匡胤,看到旨意后脸色阴沉如墨,将文书狠狠摔在案上:“柴荣这是明摆着掣肘!韩通那老东西,定不会让我好过!” 石守信低声劝慰:“将军稍安勿躁,机会总会有的。”

此时的益津关城楼上,杨业远眺幽州方向,神色凝重。探马来报,辽军五万大军已在幽州城外布防。他轻抚城墙上斑驳的箭痕,对杨延昭道:“真正的恶战,才刚刚开始。” 城下,皇商司的粮车络绎不绝,燕云百姓自发前来相助,挑水、做饭,一片热火朝天。这幽燕大地的民心,早已化作周军最坚实的后盾。

汴京紫宸殿内,柴荣看着王彦超的弹劾奏折,又翻阅着军市捷报,良久方轻叹一声。他将奏折搁在一旁,提笔写下御批:“杨业虽刚,却懂军心民心,北伐需此将才。” 墨迹未干,窗外春雨已至,淅淅沥沥,似在涤荡着这即将到来的大战阴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