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267章 三路兵锋指燕云,暗潮汹涌祸已临

第267章 三路兵锋指燕云,暗潮汹涌祸已临(1/2)

目录

显德十三年正月初三,汴京皇宫宣政殿内,青铜兽炉腾起的龙脑香混着未散的年节气息,将满殿公卿笼罩在氤氲之中。柴荣斜倚在蟠龙御榻上,苍白的脸色与明黄龙袍形成刺目反差,指节叩击玉几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燕云十六州沦入辽手四十载,如今辽主昏聩,正是收复失地的天赐良机!”

枢密使王朴展开三丈长的《燕云舆图》,红绸标记的三路进军路线蜿蜒如血:“东路取幽州,中路控雁门,西路断云州粮道。此三路互为犄角,可令辽军首尾难顾。” 他话音未落,赵匡胤突然出列,玄色锦袍下摆扫过青砖:“陛下,臣愿领西路军为前驱!” 殿内骤然响起窃窃私语 —— 西路直面辽军主力,素被视作九死一生的险路。

柴荣的目光掠过赵匡胤腰间新换的鎏金错银剑,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血丝染红了帕子:“赵爱卿忠心可嘉。” 他强撑着坐直身体,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喘息:“然东路事关重大,需杨家将精锐破局。朕意,令杨业为东路主帅,赵匡胤统西路,韩通率中路监军。” 话音落地,殿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雨幕中传来瓦片炸裂的脆响,将众人的脸色浇得发白。

正月十五破晓,瀛洲城外的霜雪还未消融,五万东路军已在校场列阵。杨业手按破虏刀,望着天边翻涌的铅云,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燕云不收,杨家无宁日。” 此刻他身后,“杨” 字大旗与 “复我河山” 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下士兵腰间的 “军需交子” 随着步伐沙沙轻响,却掩盖不住暗流涌动。

“将军,陈大人到了!” 亲卫的禀报打断思绪。陈琅策马奔来,玄色披风沾满雪粒,怀中半块虎符泛着幽光:“赵匡胤在汴京广结党羽,此去务必小心。” 他压低声音,喉间溢出毒蛇吐信般的嘶嘶声:“西路军先锋与主力拉开三十里,分明是存了避战之心。”

杨业将虎符收入怀中,转身对全军振臂高呼,青筋暴起的手紧握刀柄:“儿郎们!燕云父老望王师如大旱之望云霓!今日踏破幽州城,痛饮辽河水!” 两千先锋铁骑率先冲出辕门,马蹄踏碎拒马河的薄冰,飞溅的冰碴混着血珠,在朝阳下折射出惨烈的光。冰层下突然翻涌猩红,不知是将士的鲜血,还是暗藏的杀机。

同一时刻,太原城外的西路军大营却弥漫着诡异气氛。赵匡胤斜倚胡床,指尖反复摩挲着云州舆图上的桑干河粮道,案头克扣的军粮清单被烛火映得发红,恍若浸透鲜血。石守信匆匆入帐,递上密信时,信纸边缘还带着未干的水渍:“宫中眼线传来消息,韩通领了监军密诏。”

“柴荣果然防着我。” 赵匡胤冷笑,将信笺投入火盆,腾起的火苗瞬间吞没字迹。他突然暴起踢翻案几,青瓷茶盏在青砖上炸成齑粉:“传令下去,以‘筹措军粮’为名,截留太原府库五百石。再派人散布谣言,就说东路军独得中枢偏袒。” 帐外风雪呼啸,将他的声音撕成碎片:“我倒要看看,没了粮草,杨业的东路军能走多远!” 烛火摇曳中,他望着舆图上的燕云十六州,眼中燃起狼一般的绿光,仿佛要将整个朔州道吞噬。

深夜,粮官战战兢兢捧着文书求见:“将军,东路军每兵配发十贯交子,可咱们……” “够了!” 赵匡胤猛地抽出佩剑,寒光掠过粮官咽喉,“告诉弟兄们,西路军的生路,得自己去抢!” 飞溅的烛泪滴在舆图上,宛如点点血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