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260章 三载抚育情深厚,稚子焚香拜义父

第260章 三载抚育情深厚,稚子焚香拜义父(1/2)

目录

显德十一年九月朔日

国子监檐角铜铃轻响,古槐枝桠间飘落的金叶如碎玉铺地。柴熙诲身着宝蓝色云锦锦袍,绣着缠枝莲纹的袖口下,小手攥得陈琅衣袂满是褶皱,眸中却跳动着从未有过的灼然光彩。

前方,陈恪背着暗纹缎面书袋,袋上 “勤学” 二字金线刺绣在日光下流转。少年蹦跳着回首,清脆嗓音惊起檐下白鸽:“熙诲!快走些!先生说今日要讲孟母三迁、窦燕山教子的典故呢!”

陈琅放缓步伐,指尖似抚过初生羽翼般轻拍熙诲手背:“莫慌,往后你与恪儿同窗共读,有夫子授业解惑,更有兄长朝夕相伴。” 风掠过回廊掀起他广袖,恍惚间,三年前那怯生生的幼童与眼前少年重叠 —— 那时稚子不过三岁,丧母之痛如阴霾笼罩,在宫墙深处连举箸都小心翼翼。而今却已长至齐腰,眉眼褪去怯懦,添了符清漪日日伴读滋养的灵秀,更有陈恪带着玩闹生出的鲜活生气。

行至国子监正厅朱漆门槛前,熙诲忽如被定住身形,转身 “扑通” 一声跪落青砖。这一跪惊起满堂哗然,陈琅下意识伸手去扶,却见少年固执避开。仰起的小脸泛着潮红,睫毛凝着水光,声音却似淬了铁:

“先生!三千晨昏,您为我讲过星河璀璨,教我写‘天地玄黄’,病榻前彻夜守着,比亲生父亲更知我冷暖。今日熙诲斗胆,愿拜您为义父,此生立誓:当效子路负米之孝,承颜回好学之诚!”

刹那间,厅内针落可闻。正在整理竹简的老夫子停了动作,送学的官眷们屏息凝望,连梁间燕雀都敛了翅。陈恪匆匆奔回,焦急拉住熙诲衣袖:“快起来!地上凉!”

人群后,符清漪黛眉轻颤,盈盈泪光中却含着了然笑意 —— 她最清楚,那些灯下教字的温柔,病中喂药的耐心,早已将陈琅刻进了少年生命的年轮。

陈琅屈膝蹲下,素白袖角扫过青砖,指尖抚过少年膝盖沾染的尘埃时微微发颤:“痴儿,你本是天家贵胄,我不过恪守臣子本分......”

“不!” 熙诲攥紧那袭青衫,声音带着破茧般的决然,“父皇日理万机,是义父教我‘富贵不能淫’的气节,在我高热时用井水浸帕,在我背不出书时折枝画沙!您就是我的父亲!” 言罢,少年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石板上,三声闷响惊得廊下风铃乱颤,也震碎了陈琅眼底最后一丝犹豫。

他猛地将少年揽入怀中,喉间泛起铁锈味,滚烫的泪砸在熙诲发顶:“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陈琅的孩儿,与恪儿同承雨露,共沐春晖!”

满堂轰然,老夫子抚须长笑:“此等君臣父子情,当载《汴京异闻录》!” 陈恪挤过来搂住熙诲肩膀,少年意气张扬:“以后谁欺负你,我第一个不饶!” 怀中的熙诲破涕为笑,泪湿的脸颊贴着陈琅心口,终于寻到了真正的归处。

陈琅本欲入宫禀明收义子之事,行至朱雀门外,忽闻鸾铃叮咚。他心中一紧,连忙驻足,循声望去,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