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257章 瀛洲雷夜惊残梦,前世记忆涌心头

第257章 瀛洲雷夜惊残梦,前世记忆涌心头(2/2)

目录

“轰隆 ——” 又一道惊雷炸响,陈琅猛地惊醒,冷汗瞬间浸透了身上的锦袍。他大口喘着气,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仍在瀛洲皇商司的阁楼里,案上的烛火还在燃烧,账簿与舆图依旧摊开,只是刚才那杯热茶,已经凉得彻底。窗外的雨还在下,雷声隐隐传来,像是在呼应他心中的惊涛骇浪。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 这是一双布满薄茧的手,指关节处还有当年在代州大战时留下的疤痕,手腕上没有手表,只有一块柴荣赏赐的玉佩。他颤抖着拿起案上的毛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下 “显德元宝” 四个字,笔锋苍劲,与前世自己稚嫩的字迹截然不同。这不是梦!那些记忆,那些关于五代史的研究,那些导师的教诲,都是真实的!

陈琅的心脏 “砰砰” 直跳,既有震惊,更有难以抑制的激动。他终于明白,自己穿越到后周,不仅仅是偶然 —— 他带着前世的历史知识,带着对五代经济的研究,或许就是为了改写历史,阻止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帮助柴荣收复燕云,让大周避免灭亡的命运!身为天子近臣,这是他对柴荣、对大周不可推卸的使命。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闭上眼睛,开始梳理前世的记忆。他记得后周灭亡的关键节点:显德七年正月,赵匡胤借口 “契丹入侵”,率军北上,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他记得柴荣病逝前,曾试图削弱赵匡胤的兵权,却因病重未能如愿;他记得幽州钱荒的解决办法 —— 可以借鉴北宋的 “钱引” 制度,以盐引、茶引作为抵押,发行新的纸币,同时严控铜钱铸造,打击私钱;他更记得交子改良的核心 —— 建立 “交子务”,由官府统一管理,规定交子的发行量与兑换比例,以官仓的粮草作为储备金,确保交子的信用。

“来人!” 陈琅猛地睁开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小厮连忙走进来,见陈琅满头大汗,脸色苍白,不由得吓了一跳:“大人,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快去把皇商司分号的主事叫来,再备笔墨纸砚,我要连夜整理一份文书。” 陈琅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 “瀛洲”“幽州”“汴京” 三个地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另外,传我的命令,立刻统计瀛洲所有商户的资金流动情况,包括每日的铜钱收支、私钱持有量、货物库存,还有储备的铜钱数量,天亮前必须报给我!” 以他三司副使的职权,这些命令足以调动各方资源,为改革做准备。

小厮不敢耽搁,连忙转身去传命。陈琅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宣纸,提起毛笔,沾了沾墨汁。笔尖落在纸上,他却没有立刻写字,而是想起了导师的话:“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微小的选择,都可能改变它的走向。”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在纸上写下 “交子改良方略” 五个大字,笔锋有力,仿佛要将前世的知识与今生的决心,都融入这一纸文书之中。

窗外的雷声渐渐远去,雨势也小了许多。阁楼里,烛火摇曳,映着陈琅专注的身影。他一边写,一边回忆前世研究过的史料:他记得北宋交子的面额分为一贯、五贯、十贯,便将新交子的面额定为一贯与五贯,便于流通;他记得交子的兑换需要 “铺保”,便规定商户使用交子,需有三家以上的商户联保,确保信用;他还记得官府对交子的管理需要专门的机构,便提议设立 “河北交子务”,由皇商司直接管辖,避免地方官员滥发。

不知不觉,天已经蒙蒙亮了。陈琅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案上厚厚的文书,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份方案,不仅能解决幽州的钱荒,或许还能为大周建立一套新的货币体系,为日后的北伐提供经济支撑。他想起了柴荣对他的信任,想起了王朴的嘱托,想起了那些在幽州用布帛换粮的百姓,更想起了前世自己在论文结尾写下的遗憾 ——“若柴荣能多活十年,或许燕云可复,中原可安。” 如今,他有能力、有权力去改变这一切。

“大人,主事来了,商户的统计数据也整理好了。” 小厮的声音打断了陈琅的思绪。陈琅抬起头,眼中没有了疲惫,只有满满的斗志:“让主事进来,我们现在就分析数据,看看这份方案,如何在瀛洲先试点推行。”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阁楼时,陈琅正与主事讨论着商户的资金数据。案上的文书摊开着,“交子改良方略” 五个大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陈琅知道,觉醒前世记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做的,是用自己的知识,一步步改写历史,让大周的命运,不再重蹈前世的覆辙。而瀛洲,就是他改写历史的其中的重要一站。身为朝廷重臣,他将以这份方案为起点,为大周的未来披荆斩棘。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心中默默说道:“导师,王朴恩师,柴荣陛下,这一次,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燕云会收复,大周会延续,那些遗憾,我会一一弥补。” 晨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也照亮了大周未来的希望之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