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玉碎掌伤拒盟约,血书暗谶祸将延(2/2)
柴荣沉默点头,他何尝不知吐蕃人的野心。只是此刻,大周既要防备关中的赵匡胤,又要应对西南的边境危机,实在难以双线作战。“朕知道。”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传旨张永德,加强雅砻江沿岸的防务,增派烽火台,一旦发现吐蕃异动,即刻禀报。同时,让杨盛与羌部加强联络,务必守住马场,不能让吐蕃人断了我们的战马供应。”
“臣遵旨。” 陈琅躬身应道,心中却仍放不下那份不安。他知道,吐蕃人此次求和失败,定会寻找新的盟友,而最有可能与他们勾结的,便是关中的赵匡胤 —— 毕竟,两者都有颠覆大周的野心。
果不其然,远在同州的赵匡胤,很快便得知了 “周军与吐蕃交恶、战马短缺” 的消息。他坐在节度使府的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从蜀地得来的盐引,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柴荣与吐蕃交恶,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对心腹赵普说道,“传我的命令,派使者秘密赴松潘部,许以好处 —— 若他们愿意助赵氏夺权,待事成之后,便赠蜀南十口盐井。”
赵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主公,吐蕃人贪婪成性,若他们事后反悔,恐会生祸。”
赵匡胤冷笑一声,将盐引扔在案上:“吐蕃人不过是棋子,待朕掌控大周江山,区区十口盐井,想收回来还不容易?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柴荣腹背受敌,无暇顾及关中。”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告诉使者,若松潘部肯出兵牵制周军,朕还可提供一批精良的兵器,助他们对付羌部。”
赵普躬身领命,心中却对赵匡胤的狠辣多了几分敬畏。很快,一名乔装成商人的使者便带着赵匡胤的密信,踏上了前往松潘草原的路途。而松潘部首领在得知赵匡胤的条件后,果然心动 —— 蜀南盐井的利益太过诱人,更何况还有兵器支援。他表面上答应 “考虑”,暗中却已开始调兵,准备再次对周军发起突袭。
泸州行宫内,柴荣捂着受伤的手掌,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秋风卷起窗纱,拂过他苍白的面颊,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手帕上,新的血迹与旧的药渍交织在一起,触目惊心。“燕云未收,边境又乱,朕的时间…… 怕是不多了。” 他轻声呢喃,眼中满是不甘与遗憾。
他想起少年时立下的壮志,想起高平之战的热血,想起那些为收复山河而牺牲的将士。可如今,病魔缠身,内有赵匡胤虎视眈眈,外有吐蕃、大理觊觎,大周的江山,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朕不能倒下。” 柴荣握紧受伤的手掌,哪怕疼痛难忍,眼中却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至少,要在朕有生之年,为大周扫平障碍,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安稳的江山。”
殿外,银杏叶依旧簌簌飘落,仿佛在为这位帝王的坚韧而叹息。西南边境的烽烟虽暂歇,更大的危机却已在暗中酝酿。吐蕃人的动摇、赵匡胤的算计、大理国的虎视眈眈,还有柴荣日益恶化的病情,都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未知与凶险。
陈琅站在殿外,听着柴荣压抑的咳嗽声,心中满是沉重。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他握紧手中的算珠,在心中默默盘算着 —— 如何进一步巩固与羌部的联盟,如何应对吐蕃可能的反扑,如何揭露赵匡胤的阴谋。西南的棋局,已到了关键时刻,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夜色渐深,泸州行宫的烛火依旧明亮。柴荣坐在案前,忍着病痛,批阅着来自各地的奏折。每一道旨意,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周的未来。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争分夺秒,为大周的安稳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