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藤甲燃烽惊岭表,杨家浴血镇南疆(2/2)
“床弩准备!射象眼!” 千钧一发之际,杨延玉率水师及时赶到。埋伏在两侧的床弩手将粗壮的弩箭对准战象的眼睛 —— 这是巨兽唯一的弱点。随着 “嗡” 的一声巨响,弩箭如流星般射出,十头战象眼睛中箭,痛苦地疯狂打转,甚至反身冲向叛军阵营,将己方士兵踩成肉泥。
“反击!” 杨业亲自擂响战鼓,杨家父子身先士卒。杨业的佩刀斩断叛军大旗,杨延玉的长枪刺穿叛军将领胸膛,周军士气大振,开始全线反攻。叛军虽人数众多,却在失控的象群与周军的勇猛攻势下节节败退。但曲览早有退路,见势不妙,立即下令撤往瘴谷。那里常年笼罩着毒瘴,飞鸟不过,周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叛军消失在浓雾中。
此役,周军虽斩杀两千叛军,却未能擒获曲览,更糟糕的是,钦州寨的粮草被劫掠一空。岭南乡间悄然流传起 “保黎童谣”:“周兵来,粮被抢;黎人苦,盼旧王。” 杨业在巡查时,听到孩童们围着篝火传唱,心中一沉。他深知,若不能安抚民心,即便平定叛乱,岭南也难以长治久安。
回到节度使府,杨业立刻采取行动。他在各州府张贴告示:“凡受叛军侵扰的百姓,免租三年;流离失所者,可到官府领取赈灾粮。” 同时,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亲自到乡间安抚百姓。一位白发老妪捧着米袋,泪流满面:“将军若早来几日,我那孙儿也不会饿死了……” 杨业握着老妪粗糙的手,心中满是愧疚,也更加坚定了 “先安民心,再平叛乱” 的决心。
而在多邦城内,曲览正对着密信冷笑。信是赵匡胤的心腹送来的,承诺支援殿前司旧部与粮草。曲览将密信付之一炬,对侬氏豪强说:“有了赵氏支持,咱们不仅能驱走周军,还能在岭南建立新朝!” 他却不知,杨业已从杨延昭带回的地图中,发现了殿前司制式铠甲的线索。此刻,一封 “赵党通敌” 的密奏,正快马加鞭送往广州中军帐。
岭南的春天,花红柳绿下暗潮涌动。杨家父子在前线既要对抗叛军的藤甲象阵,又要挽回民心;而远在广州的柴荣,面对密奏陷入沉思。这场静海叛乱,早已不是简单的地方冲突,而是中枢权力斗争的缩影。若不能及时平定,大周江山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夜色渐深,杨业站在钦州寨的废墟上,望着多邦城方向。远处传来叛军的号角,却掩盖不住他眼中的坚定:“曲览,赵匡胤,你们想搅乱岭南,我杨业绝不答应!为了大周,为了岭南百姓,我定要平定叛乱,守住这疆土!” 他的誓言与士兵们的呐喊交织在一起,在南疆的夜空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