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合兵破城擒叛首 筑堡调师固南疆(2/2)
李重进点头:“理应如此!我这就命士兵们清理废墟,咱们尽快让盐运通起来,也好让百姓们不再缺盐。” 两队士兵立刻行动起来 —— 杨业的人负责清点完好的盐垛,李重进的人清理烧毁的木料,泉州盐工也在当日午后赶到,带着新的晒盐工具。短短五日,盐场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忙,第一队盐车从邕州出发,朝着蜀地、荆楚方向驶去,百姓们在路边欢呼,手中挥舞着刚买到的食盐,脸上满是久违的笑容。
盐场恢复后,杨业立刻着手固防。他带着将领们沿岭南与南汉交界的梧州、封州巡查,最终选定十处险要地段,下令修筑 “防御坞堡”。“每座坞堡驻兵五百,配备十架床弩、五架投石机,坞堡之间用烽燧连接,南汉若来犯,咱们能第一时间察觉。” 杨业指着图纸,对李重进解释道。
李重进看着图纸,忍不住赞叹:“仲坚兄考虑周全!有这十座坞堡,再加上郁江的水军,南汉就算想北上,也得掂量掂量!” 士兵们立刻投入筑堡工程,石材从附近山上开采,木料从郁江运来,不到半月,十座坞堡就初具规模,黑黝黝的床弩对准南汉方向,像一头头蛰伏的猛兽。
与此同时,杨业开始部署谍报与水师。他从军中挑选出十名懂岭南方言的士兵,让他们换上商人服饰,带着蜀锦、茶叶,伪装成走南闯北的货郎,潜入南汉都城广州。“你们去广州后,重点查南汉的兵力部署、水师驻地,尤其是他们的战船数量 —— 南汉水师擅长海战,咱们不能大意。” 杨业叮嘱道,探子们躬身领命,悄悄混入前往广州的商队。
四月下旬,杨业将谍报计划与水师需求写成奏疏,快马送往汴京。“南汉水师盘踞广州湾,若其偷袭邕州盐场、截断海路,南疆局势恐再生变数。恳请陛下调泉州水师驻广州湾,与郁江水军形成夹击之势,防南汉异动。” 柴荣接到奏疏时,刚从一次昏迷中醒来,虽仍虚弱,却立刻下旨:“准杨业所奏,泉州水师即刻启程,由王继忠统领,听杨业调遣。”
泉州水师接到旨意后,三十艘战船扬帆起航,沿着海岸线南下,朝着广州湾进发。消息传到邕州,杨业心中稍安 —— 有了泉州水师,海路安全便有了保障,盐场的海盐也能通过海路运往江南,补充财赋。
可就在此时,汴京的急诏也送到了邕州 —— 柴荣病情反复,朝中赵氏势力蠢蠢欲动,急需李重进这位老将回京,协助符彦卿稳定禁军。“永德兄,陛下召你回京了。” 杨业拿着诏书,语气中带着不舍,这几日合兵平叛,两人早已生出惺惺相惜之情。
李重进接过诏书,看着上面 “即刻回京” 的字样,心中五味杂陈 —— 他本想在南疆再立些战功,洗刷此前的污点,却没想到刚平叛完就要回京。“仲坚兄,南疆就交给你了。” 他握紧杨业的手,“若京城有异动,我会第一时间传信给你;南汉若敢来犯,你也只管调我的旧部,他们定会听你号令!”
四月三十,李重进带着亲军启程回京。杨业率将领们在邕州城外送行,看着他的队伍消失在山道尽头,才转身回到盐场 —— 坞堡的床弩已调试完毕,泉州水师也快到广州湾,南汉的探子还在收集情报,南疆的防线正一步步筑牢,可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夕阳下,杨业登上梧州的坞堡,手持 “破虏刀”,望着南汉方向的群山。风卷起他的铠甲,刀鞘上的划痕在余晖中格外清晰。“南汉,若你们敢来犯,我这把刀,定不饶你们。” 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坚定 —— 不仅要守住南疆,还要为京城的故友们,守住这处安稳的后方,等待天下真正平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