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黔州追击陷困境 邕州失陷盐荒起(2/2)
“这日子没法过了!一斤盐比十斤米还贵,让我们怎么活?” 成都街头,一位老妇坐在地上,哭诉着。街边的粮铺前,排起了长队,百姓们用粮食兑换食盐,黑市上,甚至出现了 “一斗米换半斤盐” 的疯狂交易。商户们因盐价过高,纷纷停业,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只有百姓们的抱怨声,在街巷回荡。
荆楚的情况同样糟糕。江陵的盐商们,因无盐可卖,纷纷破产,店铺关门大吉。城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前往府衙请愿,高呼 “还我食盐”“严惩盗匪”。地方官员面对汹汹民意,束手无策,只能将情况紧急奏报汴京。
此时的汴京,柴荣正躺在病榻上,与王朴商议着 “太子监国、皇后垂帘” 的权力布局。听到邕州盐场被占、盐荒爆发的消息,他猛地坐起身,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这…… 这是要乱啊!” 他深知,盐荒若不解决,不仅百姓会造反,蜀地、荆楚的经济也将彻底崩溃,大周的根基,将被动摇。
“陛下,当务之急,是派兵夺回邕州盐场,稳定盐价。” 王朴焦急地说道,“可如今滇西战事胶着,潘美抽不出兵力;符彦卿要镇守京城,防范赵氏,也无法分兵。这…… 这可如何是好?”
柴荣靠在床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喘着粗气:“传朕旨意,命李重进即刻停止追击徐景迁,回师夺回邕州盐场!再命陈琅,加快蜀地财权整合,拿出一部分财赋,补贴盐商,稳定盐价。若盐荒再扩大,朕唯你们是问!”
旨意传出,可李重进此时却陷入了两难。他一路追击徐景迁,深入黔州,如今突然回师,不仅此前的努力白费,还可能遭到徐景迁与刘弘昌联军的追击。“将军,咱们不能就这么回去啊!徐景迁就在前面,只要再努把力,就能剿灭他们,立下大功!” 副将劝道。
李重进眉头紧锁,心中纠结万分。他知道,若不夺回邕州盐场,自己就算剿灭了徐景迁,也无法弥补盐荒的过错;可若回师,又实在不甘心。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又传来消息:徐景迁与刘弘昌联军,在盐场周边设下重重埋伏,就等他上钩。
“好你个徐景迁,竟敢算计我!” 李重进气得拔剑出鞘,砍在营帐柱子上,“传我命令,全军后退三十里,扎营固守,再派人向汴京求援!” 两万亲军无奈,只能在黔州的山林中扎下营寨,等待援兵。而此时的邕州盐场,徐景迁与刘弘昌正举杯欢庆,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 是继续死守盐场,还是趁势扩大战果,进攻周边州县。
盐荒还在持续,百姓的怨声越来越大,民愤如潮水般,朝着汴京涌来。柴荣的病情愈发严重,每咳一声,都像是在抽走大周的生机。而远在同州的赵匡胤,却在此时收到了赵光义的密报:“大哥,邕州盐场被占,蜀地、荆楚盐荒爆发,柴荣已自顾不暇。咱们的机会,或许快来了……” 赵匡胤看着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满是算计。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在大周的南疆酝酿,而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似乎已无力应对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