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滇西烽烟缠周军 汴京布防谋后事(2/2)
两人争执不下,很快就闹到了柴荣面前。柴荣看着查获的白银与书信,又看着争吵的两人,胸口一阵剧痛,忍不住咳了起来。“够了……” 柴荣摆了摆手,语气中满是疲惫,“白银没收,充作禁军军饷;书信…… 烧了吧。” 他知道,此时若处置张琼,定会引发殿前司哗变,只能暂时妥协,却也让符彦卿与赵氏心腹的矛盾彻底激化 —— 此后,禁军与殿前司的士兵在街头巡逻时,时常因口角发生冲突,汴京的气氛越发紧张。
三月下旬,柴荣的病情愈发严重,时常陷入昏迷。清醒时,他便召王朴入宫,秘密商议后事。“王相,朕的身体…… 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柴荣靠在御榻上,眼神涣散,“太子年幼,若朕驾崩,赵氏必趁机夺权。你看……‘太子监国、皇后垂帘’之事,可行否?”
王朴心中一震,随即躬身道:“陛下,太子虽年幼,但皇后贤明,若由皇后垂帘、臣与符彦卿辅政,可暂稳朝局。只是赵氏势力庞大,需提前布局 —— 可将禁军兵权尽数交予符彦卿,再召陈琅入京,掌中枢财权,用财权制约兵权,方能制衡赵氏。”
柴荣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好…… 就按你说的办。传朕密旨,命陈琅即刻入京,任‘中枢财算使’;再命符彦卿整顿禁军,务必在朕…… 在朕弥留之际,掌控京城防务。” 他知道,这是他能为大周做的最后布局 —— 用皇后垂帘稳定名分,用符彦卿掌兵权、陈琅掌财权,形成制衡,才能为太子争取一线生机。
密旨送出时,三月的最后一场雪落在汴京的宫墙上。柴荣望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满是悲凉 —— 他戎马一生,平定四方,却终究没能彻底铲除赵氏势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身后的布局上。“朕若有来生…… 定要亲手斩了赵氏,保大周百年安稳。” 柴荣低声呢喃,缓缓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昏迷。
此时的蜀地,陈琅刚接到入京的密旨。他看着密旨上 “中枢财算使” 的任命,又想起探闻局送来的 “汴京局势紧张” 的消息,心中瞬间明白 —— 柴荣已是弥留之际,召他入京,是为了让他用财权制衡赵氏。“苏九算,蜀地交子事务交由你暂管,务必守住茶市与盐井,确保财赋不断。” 陈琅迅速收拾行装,语气坚定,“我即刻入京,若汴京有变,你需立刻调蜀地护榷军北上,支援符将军!”
苏九算躬身应道:“属下明白!定不负总掌事所托!”
陈琅骑着快马,朝着汴京的方向疾驰而去。蜀地的茶山在身后渐渐远去,汴京的危机在前方等待着他。他知道,此次入京,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大周的存亡 —— 若他能顺利掌中枢财权,与符彦卿联手,或许还能遏制赵氏的野心;若失败,大周的江山,恐怕真的要落入赵氏手中。
而远在同州的赵匡胤,也收到了张琼送来的密报 ——“柴荣病重昏迷,密召陈琅入京掌财权”。赵匡胤看着密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柴荣,你都快死了,还想布局制衡我?晚了!” 他立刻召来心腹,下令道:“传我命令,让赵光义停止江南私盐交易,即刻率私藏的战马、白银来同州;再让高怀德在汴京制造混乱,若柴荣驾崩,立刻控制宫门,不许太子与皇后接触朝臣!”
一场围绕皇位的最终博弈,已悄然拉开序幕。滇西的烽烟还在燃烧,汴京的权力布局还在继续,而陈琅快马加鞭赶往汴京的身影,成了大周最后的希望之光。三月的风,带着寒意,吹遍了大周的疆土,也吹来了王朝更迭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