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43章 淮南盐债引藩镇

第143章 淮南盐债引藩镇(2/2)

目录

三日后,昭义节度使李筠的信使抵达汴梁。驿道上的尘土未散,信使捧着李筠的回函,站在枢密院外搓手 —— 信里明着说 “愿助护榷军”,暗里却问 “若护榷军溃散,盐场能否由昭义接管”。信纸上墨迹未干,还带着太行山的墨香。王朴看罢冷笑,将信推给陈琅:“李老狐狸这是等着捡便宜。” 他的手指敲了敲信纸,仿佛要敲碎李筠的算盘。

陈琅却提笔写了封密信,封入鎏金函。信笺上的字迹工整而有力,每一笔都暗藏玄机。“让信使把这个带给李守节。” 他对王朴道,“李筠虽贪,儿子李守节却好文,我许他来汴京求学,做您的门生。”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太平御览》的残本,准备一并送给李守节。

王朴一怔:“你要担保他?” 他的目光中带着疑惑与警惕,竹杖在地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衡量这件事的利弊。

“担保他,就是拴住李筠。” 陈琅将密信交给信使,“告诉他,只要护榷军守住涡口,我保李守节入国子监,将来由您亲自举荐。” 他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递给信使:“把这个也带上,就说是李守节求学的信物。”

信使离去时,正撞见赵匡胤的亲卫从对面走来。亲卫盯着曹延禄的牙兵往码头去,嘴角勾起阴笑 —— 赵普已伪造了大批盐债文书,正准备让磁州旧部散播,尤其是归义军那份,特意印上 “沙州私铸” 字样。伪造的文书被装在普通的麻布袋里,混杂在货物中,准备运往各地。

濠州军帐里,烛火摇曳。赵匡胤将伪造的盐债扔在案上,羊皮舆图上,淮南的位置被朱砂重重标记。赵普指着归义军的那份:“点检您看,这钢印粗糙,一看就是假的。流出去,天下人都会说藩镇和皇商司勾结,用废纸骗钱!”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指着涡口的位置,眼神中透着算计。

赵匡胤拔剑劈开案角,木屑纷飞:“不仅要让盐债成废纸,还要让李筠、曹延禄都背上骂名!” 他盯着淮南舆图,涡口的位置被朱砂圈了三重,“等他们的人进了淮南,就说是皇商司引藩镇入境,意图谋反!” 帐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声音,与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此时的楚州,李守节正拆看陈琅的密信。鎏金函里,除了陈琅的承诺,还有王朴的手书 “愿授《平边策》”。这位少年公子捧着密信,忽然对随从道:“给父亲回信,就说愿去汴京求学 —— 顺便看看,这淮南的盐债,到底值多少分量。” 他的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案头还放着未完成的诗稿。

随从刚要动笔,就见远处的淮河上,归义军的驼队正往涡口去,驼铃叮当,像串急促的鼓点。而更远处的芦苇荡里,护榷军的脚踏船正悄悄升帆,船板上,杨延玉握着赵虎带箭的战袍碎片,望着汴梁方向,不知陈琅的盐债能否引来援兵。船上的士兵们正在检查兵器,箭筒里插满了羽箭,船帆上印着护榷军的徽记。

汴京的夕阳将皇商司的影子拉得很长。陈琅站在值房里,看着曹延禄的牙兵乘船南下,忽然想起李守节的密信 —— 那孩子在信末问 “先生觉得,藩镇与朝廷,谁该得淮南”,他还没来得及回。窗外的风卷着盐债文书的草稿,在地上翻滚。陈琅忽然觉得,这纸比刀剑还锋利,能割开人心,也能缝合裂痕,只是不知最终会偏向哪头。而李守节是否会来汴京,李筠是否会因此投鼠忌器,都像悬在淮南上空的云,不知何时会下雨。远处的汴河上,商船往来如织,却不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