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岁终账战动金阶(2/2)
陈琅躬身:“能。但需借一人之力。”
“谁?”
“符清漪。” 陈琅的声音很稳,“她的父亲符彦卿是河中节度使,与王景、李筠都是姻亲;杜审进的夫人,是她母亲的表妹。若能请藩镇的家眷来汴京‘共商利策’,比派官去催缴管用。”
赵匡胤的眉峰猛地一蹙:“让妇人干政?陈总掌事是昏了头吗?”
“不是干政,是联姻。” 王朴接过话头,“符家与藩镇通婚者甚多,用亲情牵线,比刀兵相向好。” 他看向柴荣,“陛下,可让符清漪以‘为幼子祈福’为名,邀藩镇家眷来汴京过上元节,席间再谈税目 —— 皇商司不是有漕运股票吗?许他们用税银换股,年年分红,何乐而不为?”
柴荣沉默了很久,佛珠在指间转了一圈又一圈。殿外的爆竹声隐约传来,带着上元节的热闹,却衬得殿内越发安静。“就这么办。” 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陈琅,你牵头五局,制定税目换算表;王朴,你去符府一趟,说朕的意思;赵都点检,” 他看向赵匡胤,“殿前司调五百精兵,护好来汴京的藩镇家眷 —— 出了岔子,唯你是问。”
赵匡胤躬身领旨,甲叶的碰撞声里听不出情绪。陈琅捧着账册退到列中时,与他目光相撞,那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却又很快移开,落在御座上那行 “八十万贯” 的金粉字上 —— 那是朝廷的希望,也是即将掀起惊涛骇浪的引子。
朝会散时,夕阳把紫宸殿的影子拉得老长。陈琅走出宫门,见符清漪的车驾正候在角楼下,车帘掀开一角,露出她腕上的玉镯 —— 那是杜审进的夫人送的,上面刻着细密的茶花纹。“陈郎,” 她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父亲说,王景的夫人最爱蜀锦,我已让人备了两匹,就当是上元节的礼物。”
陈琅抬头望向皇商司的方向,五局的灯已次第亮起。财算局的苏九章肯定在拨算盘,算藩镇税银换多少股票才划算;探闻局的楚无声该去查藩镇家眷的喜好了;武卫局的赵虎,怕是已经在布置护卫了。
上元节的灯笼在街头越挂越多,红得像一片燃烧的海。陈琅知道,这场看似平静的岁末朝会,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当藩镇的家眷踏入汴京时,皇商司的五局就会像一张无形的网,把那些藏在库房里的银子、铁矿里的秘密、茶场里的交易,全兜进朝廷的掌控中。而殿前司的剑,赵匡胤的眼,都在暗处盯着这张网 —— 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他握紧袖中的账册,封皮上的五局印记硌得手心发烫。漕运股票的八十万贯红利,终究只是块敲门砖,要敲开藩镇那扇紧闭的门,还得用更硬的东西 —— 或许是通市局的盐引,或许是军器局的铁炮,或许,是符清漪腕上那只看似温润的玉镯。
远处的钟楼敲响了暮鼓,一声声,像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博弈,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