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栖竹汀的叶先生(2/2)
眼前是一方天然的温泉谷,泉池被青灰色的山石围着,水面泛着薄薄的白雾,像一层软纱似的裹着竹梢。池边的山石上爬着深绿色的藤蔓,藤蔓间开着几朵艳红的山茶,花瓣被水汽润得格外鲜亮,偶尔有花瓣被风吹落,飘到温泉水面上,便随着涟漪轻轻打转。池边放着几块平滑的青石,有的铺着粗布软垫,有的摆着陶制的汤壶,壶口还冒着极细的白汽。阳光穿过温泉的雾气,在石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连落在身上的风都带着暖意,衬着四周的竹影,竟让人分不清是在江南的春日里,还是误入了仙境。
林晓星抬手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指尖触到的皮肤竟沾了层细汗——原来这竹林深处的“栖竹汀”,不是诗里的清苦隐士居,竟是藏着江南流水与暖泉的秘境。
林晓星正望着温泉上的白雾发怔,想着她要找个时间偷偷来好好泡个温泉。忽听见身侧竹丛里传来“咔嚓”一声轻响,混着枝叶晃动的簌簌声——她循声转头,目光先落在那人的衣摆上。
浅青色的短打布料洗得泛了软,下摆沾着点泥星子,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腕间只松松系着根深灰绳结。再往上看,乌木簪束着半湿的长发,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被晨露浸得贴在光洁的额角,手里还攥着两根顶嫩的春笋,笋尖沾着的湿泥蹭了点在指腹,看着倒像是府里负责打理菜园的仆从,只是模样生得格外周正,那双眼睛亮得像浸了溪水,望着她时还弯着眉梢挥了挥手。
林晓星攥着布包的手指紧了紧,心里暗忖:这叶先生的仆从倒清爽,就是不知先生何时才肯露面。她刚要开口问“小哥,叶先生在吗”,那人已几步从竹丛里走出来,鞋底沾着的落叶蹭过青石板,发出轻响,声音清亮得像山涧流水:“沈清,你来了。昨天刚刚去信,我还想着你得晌午才到,没想到这么早——正好,刚摸着两根顶嫩的春笋。”说罢,把新鲜的竹笋甩了甩给林晓星看。
“你、你……”林晓星猛地睁圆了眼,方才的心思全乱了,望着眼前人二十三四岁的模样,再想起自己脑补的“须发皆白隐士”形象,虚心到磕巴起来,“叶、叶先生?”
叶游见她这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眼角弯起个浅淡的弧度:“才个把月没见,就不记得我?如此生分?走,先去廊下坐,我刚泡了点凉茶水,天热,先解解暑。”
说着便引她往竹廊走,脚步轻快得像踩在风里,路过温泉边时,还不忘指了指石屋方向:“那屋是我放东西的地方,等会儿处理了这笋,晚上给你做油焖笋吃,比焯水去涩的法子更鲜。”
林晓星跟在他身后,目光不自觉落在他腰间——那里挂着个巴掌大的深色布囊,囊口露出一截银亮的物件,既不是玉佩也不是佩刀,倒像块磨得光滑的金属片,边缘还带着规整的弧度,不像是时下匠人能打的样式。
刚走到竹廊下,叶游忽然转身往石屋走,弯腰拎出个木盒,打开时,林晓星瞥见里面铺着浅黄油纸,摆着几个大小一致的小陶罐,罐口竟不是寻常木塞,而是裹着圈软乎乎的黑胶似的东西,盖上去时还“咔嗒”响了一声。
“这是……”林晓星忍不住指了指那罐子。叶游手上动作顿了顿,随即笑着晃了晃罐子:“自己琢磨的小玩意儿,用这个封着,腌东西不容易坏。”他说着摸出个小巧的金属铲子,铲头亮得晃眼,柄上还缠着软布,“处理春笋得先去老根,再剖成四瓣,我这铲子比菜刀好用,还不容易伤手。”
林晓星看着他熟练地削着笋壳,阳光落在他侧脸上,映得下颌线格外清晰。明明是和“隐士高人”半点不沾边的模样,可那手上的古怪工具、封罐的黑胶、还有说话时自然流露的“保鲜”“省力”说法,都让她心里泛起莫名的疑惑:这位叶先生,似乎没印象中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