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渔翁之利(2/2)
3. 果断反击
- 将计就计:诸葛亮决定将计就计,将这个阴谋彻底曝光在阳光之下。
- 反制部署:他一方面加强边境巡查,肃清残敌;另一方面,巧妙地设下陷阱,准备让东吴的“嫁祸”计划自食其果。
4. 埋下伏笔
- 设局取证:诸葛亮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诱残余的吴军去袭击一支“魏军粮队”。实际上,这是他精心布置的诱饵,目的是让吴军在行动时留下确凿的证据。
- 多重保险:为确保万无一失,诸葛亮还安排了多路人马,从不同角度记录下吴军的劫掠行为。
5. 公开揭露
- 自食其果:当吴军按照计划行动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诸葛亮提前布置好的“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真相大白:诸葛亮随后将这些证据,连同被俘的吴军士兵,一并“送”到了魏军手中,让张昭的阴谋在魏蜀两国面前暴露无遗。
6. 深远影响
- 魏蜀警觉:这一事件让魏蜀两国都对东吴的背信弃义提高了警惕,张昭的“借刀杀人”之计彻底破产。
- 巩固后方:东线的隐患被彻底清除,诸葛亮可以安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支援庞统北伐的大业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