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懿惑军心(2/2)
帐下将领们闻言,脸色纷纷变了。夏侯霸急忙道:“将军,既然蜀军援军将至,我们不如即刻撤军,再寻战机!若等赵云抵达,我军便会腹背受敌!”
“撤军?”司马懿摇头,目光扫过帐下众人,“寿春若不能拿下,东线粮道便会被蜀军掌控,洛阳的压力只会更大。再说,我们已攻城十日,损兵折将,此时撤军,士气必然崩溃,日后再想夺城,难如登天!”
他沉思片刻,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军令:“传我命令,明日一早,集中所有攻城器械,猛攻寿春北门!同时派一支轻骑,绕到寿春以东,若遇赵云援军,便袭扰其粮道,拖延他们的行军速度——我倒要看看,没有援军,蜀军还能撑多久!”
军令传出,魏军大营顿时忙碌起来。可司马懿心中的疑惑并未消散——即便赵云援军将至,蜀军在孤城困守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高昂士气,这份凝聚力绝非仅靠“援军将至”便能支撑。他忽然想起年轻时与诸葛亮交手的经历,那时蜀军也是这般,即便身处绝境,也总能坚守到底。
“是信念。”司马懿低声自语,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庞统与诸葛亮一样,都给了蜀军‘兴复汉室’的信念——有了这份信念,他们便不怕困守,不怕牺牲。”
帐外的风卷着寒意吹来,司马懿望着寿春方向的夜空,心中第一次生出一丝无力。他知道,若不能在赵云抵达前拿下寿春,这场攻城战,他便彻底输了。而蜀军那份因信念而生的士气,或许才是曹魏最难战胜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