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缙云县6壶镇镇的后续(1/2)
这是壶镇镇以后的故事——
缙云山脉的风,终于带上了铁器的冷硬气息。
壶镇镇的聚落外,新辟出的作坊区里,十架带锯床正发出“吱呀——咔嗒”的声响,木屑如雪花般落在青石板上,堆积成薄薄一层。寅站在作坊最高的土台上,望着下方忙碌的族人,手掌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匕首——这把曾沾染过五云武士鲜血的武器,如今更多时候被他用来削制锯床的木构件。
“寅首领,第三架新锯床试运转成功了!”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壮汉跑过来,脸上沾着木屑,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他是壶镇镇的铁匠阿石,曾经只会打造简单的石斧,如今却能熟练锻造带锯床的铁制锯条。
寅跟着阿石走进作坊,只见一架比之前更大的带锯床立在中央,床身由坚硬的橡木制成,两端的木轮裹着铁皮,绷紧的铁锯条在水力的带动下匀速运转,将一根粗壮的樟木精准地剖成薄木板。围观的族人发出阵阵惊叹,几个来自东方、舒洪部落的匠人更是凑上前,仔细观察着锯床的结构,不时在木片上画着草图。
“这已经是我们造出的第三十二架带锯床了。”寅的声音带着一丝骄傲,“妫含首领说,永嘉郡的城镇都需要大量木材建造房屋、打造船只,我们的带锯床,能比手工锯快十倍不止。”
阿石点点头,拿起一根刚锻造好的锯条递给寅:“您看,这批次的锯条加了锡,更耐磨了。就是铁矿不够用,咱们从缙云山里采的铁矿,提炼出的铁料只够支撑半个月的用量。”
寅皱了皱眉,这确实是眼下最大的难题。自从三年前妫含带着永嘉郡女兵来到缙云,壶镇镇凭借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力,迅速从战后的破败中恢复——曾经901人的部落,如今已发展到1500余人,成为缙云十八部落中人口最多的存在。而带锯床的出现,更是让壶镇镇彻底摆脱了“被剥削者”的标签,成了妫含口中“缙云的工业核心”。
“我明天就去见妫含首领,申请从永嘉郡调运铁矿。”寅说,“咱们的带锯床,不仅要供应缙云的部落,还要卖到永嘉郡的各个城镇。妫含首领说过,要让壶镇镇成为‘锯床之都’,这话不能落空。”
当天傍晚,寅带着阿石打造的最好一架带锯床模型,前往位于原五云废墟的中心聚落。议事厅里,妫含正和各部落首领商议修建缙云到永嘉郡的官道,见寅进来,她笑着起身:“我猜你是为锯床的事来的。”
寅将模型放在案几上,详细说明了锯床的生产情况和铁矿短缺的问题。妫含拿起模型,仔细查看了锯条和木轮的结构,眼底露出赞许的神色:“你们的进度比我预想的还快。永嘉郡的铁矿储备充足,我会让人协调,每月给壶镇镇调运五十石铁矿。另外,官道修好后,我会安排商队,将你们的带锯床运往永嘉郡的临海、瑞安等城镇——那里正在扩建港口,急需大量木材加工设备。”
得到妫含的支持,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看着议事厅墙上挂着的缙云地图,壶镇镇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带锯床生产基地”的字样。他想起三年前,壶镇镇的族人还在为凑不齐“雾税”而恐慌,如今却能造出远销永嘉郡的带锯床,这种转变,让他对“锯床之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