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玉环1(2/2)
楚门半岛的秋天,本该是最热闹的季节。清港的稻田里满是金黄的稻穗,风吹过的时候,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丰收的歌;沙门的渔民们驾着船,能捕到装满船舱的大鱼;干江的滩涂上,女人们弯着腰,捡着肥美的花蛤。可在温岭人眼里,这丰收的景象,就是他们“秋收”的信号。
五年前的秋天,温岭人的船队比往年多了三倍。他们没有先去坎门或大麦屿,而是直接驶向了楚门半岛的清港部落。那时的清港首领阿木,刚把部落里的武士召集起来,准备抵抗温岭人。可清港的武士只有一百多个,手里大多是石矛和木盾,根本不是拿着青铜矛的温岭人的对手。
“阿木首领,温岭人太多了,我们挡不住了!”一个武士浑身是血地跑回来,他的石盾被青铜矛刺穿,肩膀上还插着一支箭。阿木咬着牙,举起手里的石斧:“就算死,也要守住我们的粮仓!”
可反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温岭人像潮水一样冲进清港的稻田,他们不仅抢粮食,还故意把没收割的稻穗踩倒,把灌溉的水渠挖断。阿木带着武士们冲上去,却被温岭人包围。他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温岭人按在地上,石斧朝着儿子的头砍下去,他想冲过去救儿子,却被一支青铜矛刺穿了胸膛。
清港的粮仓被温岭人打开,他们把粮食装进麻袋,搬上船。搬不完的,就放火把粮仓烧了。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黑烟把楚门半岛的天空都染黑了。阿木的妻子抱着儿子的尸体,坐在烧焦的粮仓前,哭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头撞在焦黑的木柱上,随丈夫和儿子而去。
温岭人并没有就此收手。他们从清港出发,朝着沙门部落前进。沙门的渔民们知道温岭人要来,提前把渔船藏进了芦苇荡,把鱼干埋进了沙地里。可温岭人还是找到了,他们把渔民们从家里拖出来,用烧红的烙铁逼问鱼干的下落。一个老渔民不肯说,温岭人就把他扔进了海里,还把他的孙子绑在船桨上,让船桨带着孩子在海里拖行,直到孩子的哭声消失在海浪里。
干江部落的命运更惨。温岭人冲进干江的滩涂,把正在捡花蛤的女人都绑起来,还把滩涂里的花蛤都挖出来,扔在地上踩碎。他们说:“让你们以后再也没有东西可吃!”干江的首领想反抗,却被温岭人砍掉了双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落被摧毁,最后流血而死。
那一次“秋收”,楚门半岛损失惨重。清港的稻田一半被毁,沙门的渔船被烧毁了十多艘,干江的滩涂再也长不出肥美的花蛤。玉环部落国的总人口,从五千多人降到了四千多人。从那以后,玉环人再也不敢在秋天大声欢笑,他们怕笑声引来温岭人的黑帆,怕好不容易得来的丰收,又变成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