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定都五马街(2/2)
“首领,你看这水泥路,比之前的更平整了!”虎擦着额头的汗水,指着刚修好的路段,“以后族民们从滨江部落来都城,再也不用走半天泥路,一个时辰就能到!”
妫含点头,又指着图纸上的“排水渠”:“雨季快到了,一定要把排水渠修好,不能让雨水淹了族民的房子。还有,在水泥路两侧种上树苗,等树长大了,夏天就能给族民遮阴。”
除了修路,妫含还重点推进都城的教育建设。她将鹿城书院迁到五马街,改名为“永嘉郡学”,扩大了学堂的规模,不仅招收孩子,还开设了面向成年人的“扫盲班”。郡学的先生们除了教简体字,还会教族民们算术、种地、打铁的知识——妫含亲自编写了《永嘉农书》和《永嘉工书》,里面详细记录了水稻种植技巧、铁器锻造方法,甚至还有简易的机械原理。
郡学的课堂里,总是坐满了人。曾经的七都渔奴阿婆戴着老花镜,拿着树枝在石板上认真地写着“鱼”字;松台的铁匠阿铁在算术课上,学会了计算铁矿和木炭的比例,再也不用凭感觉打铁;阿秀的儿子小石头则在“自然课”上,第一次知道了水稻是怎么从种子长成粮食的。
“先生,为什么稻子要先育秧再移栽啊?”小石头举起手,眼里满是好奇。
先生笑着拿出一盆秧苗,耐心解释:“育秧能让稻苗长得更壮,移栽的时候分开种植,能让每棵稻子都有足够的阳光和养分,这样才能结出更多的谷子。就像我们郡学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才能好好读书。”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先生的话记在心里。放学后,他跑到南汇的稻田里,看着族民们移栽秧苗,突然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