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洛水星辉 秘库遗踪(1/2)
洛阳城,雄踞中原,控驭四方。虽经战火洗礼,隋祚已终,但这座千年古都的底蕴犹在,残存的宫阙楼台依旧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威严。只是,如今这繁华之下,暗流涌动。王世充据洛阳称帝,国号为郑,与西面的李唐、河北的窦建德形成鼎足之势,局势诡谲,城门盘查森严,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林辞与红拂改换行装,混入往来商旅,顺利进入洛阳城。他们没有急于前往皇城区域,而是在洛水之畔寻了一处僻静的客栈住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林辞独自来到洛水边。昔日他曾在此净化被玄冥族污染的节点,此刻故地重游,能清晰地感受到地脉深处传来的平稳与祥和,那被星耀之力抚慰过的龙脉,正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古城提供着滋养。
他闭上双眼,心神与怀中玉玺相连,同时引动体内星耀之力,细细感知着周围的一切。起初,只有洛水潺潺、市井隐隐的寻常气息。但随着他精神力的高度集中,并将一丝星耀之力如同触角般小心翼翼地向皇城方向延伸时,异样的感应终于出现了!
那是一种极其微弱、却本质极高的共鸣!仿佛沉睡了千年的琴弦,被同源的风轻轻拨动。这共鸣并非来自地脉,而是源自……星空?或者说,是某种与星辰之力紧密相连,却又深埋于大地之上的古老遗存!
“果然在此……”林辞心中笃定。这感觉与雁门关触发洛书投影时有些相似,但更加隐晦、更加古老,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寂感。这绝非玄冥族那阴邪煞气所能模拟,定然与“星耀守护”的传说,乃至河图洛书的奥秘相关。
他循着那丝微弱的感应,目光投向夜色中那一片黑沉沉的庞大建筑群——隋朝东都皇城,如今的郑国皇宫。
次日,林辞与红拂开始行动。硬闯皇宫自是下策,他们的目标是皇城外围,可能保存前朝典籍或秘辛的地方。李淳风曾提及的“秘库”,并非指皇宫内库,而是隋室为了应对乱世,在皇城外围隐秘设立的一处藏书与藏宝之地,据说收纳了许多不便置于明面的奇物与孤本。
通过红拂麾下残存的“风媒”网络以及一些特殊渠道,他们很快锁定了一处可疑的地点——位于皇城东南角,靠近洛水的一处废弃官署。这里看似荒芜,久无人迹,但地下却有极其隐秘的加固结构,且周围残留着极为高明的阵法痕迹,虽已失效大半,仍能隔绝寻常修士的探查。
是夜,月黑风高。
两道身影如鬼魅般潜入这处官署。院内杂草丛生,断壁残垣,唯有最深处一间看似普通的库房,石门紧闭,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埃。
林辞伸出手指,指尖星辉凝聚,轻轻点在石门一处不起眼的凹陷处。嗡——石门轻微一震,表面的尘埃簌簌落下,露出了刻亮起柔和的光芒,随即,沉重的石门无声无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一条向下的幽深阶梯。
“就是这里了。”林辞与红拂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步入其中。
阶梯漫长而曲折,两侧石壁上镶嵌着早已失去光泽的夜明珠,空气中弥漫着陈腐与书卷混合的气息。下行约数十丈,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极为广阔的地下空间。
这里并非想象中堆满金银的宝库,而更像是一座宏大的地下图书馆与陈列馆。一排排高达数丈的黑檀木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满了竹简、帛书、纸卷,不知历经多少岁月。而在书架之间的空地上,则陈列着一些形状奇特的器物:残破的青铜器、刻满星图的古老石板、甚至还有一些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奇异骨骼与矿石。
林辞的目光瞬间被大殿中央的一座石台吸引。石台呈圆形,打磨得光滑如镜,上面赫然镌刻着一幅残缺的、由无数光点连线构成的图案——与他之前在雁门关看到的洛书投影,有七分相似!只是这石台上的图案是固定的,且更加古老,充满了岁月的沉淀感。
“洛书……残碑?”林辞快步上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石台表面。他能感受到,这石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载体,记录着洛书奥秘的一角。
就在他的手指接触石台的刹那,异变再生!
他怀中的玉玺再次震颤,那枚带有“火焰神鸟”标记的禹鼎碎片也自行发热。同时,他体内的星耀之力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注入脚下的石台!
轰!
石台上那残缺的洛书图案骤然亮起璀璨的星光!光芒并非直射穹顶,而是如同水流般,沿着石台上细微的纹路,向四周的地面蔓延开去,瞬间点亮了覆盖整个大殿地面的、一个更加巨大、更加复杂的星辰阵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