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夜探乌巢 星火初燃(2/2)
两人的目光瞬间锁定在林辞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怀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惊。
“便是你,言及乌巢粮草之事?”夏侯渊声如洪钟,开门见山,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荀攸则沉默不语,只是仔细观察着林辞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
林辞缓缓起身,面对这两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心中亦不免泛起波澜,但面上依旧平静。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正是在下。”林辞坦然迎向夏侯渊的目光。
“你是何人?从何得知此等机密?”夏侯渊逼近一步,手按在了剑柄之上,杀气隐现。
林辞感受到怀中玉玺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似乎在抵御着这股沙场宿将的凌厉气势。他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再次抛出,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过荀攸:
“在下林辞,方外游历之人。至于消息来源……乃观星象,察地气,感应天机所示。袁本初气运虽盛,然其根基已有动摇之兆,乌巢火光,便是其运数转折之关键。”
他将预言包装成玄学的观星察气,这在这个时代远比直接说“我知道历史”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面对荀攸这等智者。
果然,荀攸眼中精光一闪,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穿透力:“观星察气?阁下可知,军中无戏言。若此讯有误,延误军机,或是袁绍诱敌之计,阁下当知后果。”
“若非确有所恃,在下岂敢妄言?”林辞镇定自若,“将军与先生若不信,可遣精锐斥候,再探乌巢虚实,验证在下所言是否属实。袁军大将淳于琼嗜酒,守备或许……并非无懈可击。”
他再次点出守将姓名和可能的弱点,增加自己预言的可信度。
夏侯渊与荀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林辞所言,与他们掌握的部分情报以及某些判断隐隐吻合,但如此具体和肯定,实在匪夷所思。
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良久,荀攸缓缓道:“此事,需立刻禀明主公。”他看向林辞,目光深邃,“林先生,在主公决断之前,还请屈尊在此。若先生所言属实,便是天助曹公,先生当为首功。若有不实……”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意思不言而喻。
林辞点了点头:“理当如此。”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一颗可能改变战局的种子,埋入了曹操集团的核心。接下来,就是等待,以及……应对可能随之而来的、更加复杂的局面。
夏侯渊和荀攸带着满腹的震惊与疑虑匆匆离去,安排斥候和禀报曹操。夏侯承留在帐外,负责看守,但他看向林辞的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充满了敬畏与探究。
夜色渐深,官渡战场的喧嚣似乎暂时平息了一些。林辞独坐帐中,能感觉到怀中玉玺与远处那半块玉佩之间,那若有若无、却始终存在的联系。
星火已投,能否燎原,尚未可知。但他知道,从他踏入这个时代,介入这场战役开始,他自身的命运,也已与这片古老的土地,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