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108章 余烬

第108章 余烬(1/2)

目录

黄俨的血染红了诏狱前的雪地,纪纲的北镇抚司换了主人,赵王府朱红的大门被贴上刺目的封条。一场席卷朝野的风暴,在皇帝的乾纲独断下,似乎骤然平息。京城上下,噤若寒蝉,旋即又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官员们依旧上朝点卯,市井依旧叫卖喧嚣,仿佛那几日的人头落地、王府被封,只是一场来得快也去得快的噩梦。

唯有文渊阁内,杨士奇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药味,提醒着那场刚刚过去的惊心动魄。他的病并未因这场“胜利”而好转,反而因心力交瘁,咳疾愈发沉重,有时批阅几份奏章,便需停下来喘息良久。

于谦手臂的伤已无大碍,但眉宇间却添了几分沉郁。他带来的消息,印证了杨士奇内心深处的隐忧。

“大人,黄俨虽死,但其在宫内经营多年,党羽并未完全肃清。司礼监如今由海寿暂领,但甚至汉王的旧关系。”

“纪纲虽下狱,但锦衣卫盘根错节,新任指挥使想要完全掌控,尚需时日。而且,诏狱里关于纪纲的审讯……似乎遇到了无形的阻力,进展缓慢。”

“至于赵王府,”于谦压低了声音,“虽被软禁,但供给未断,仍有不明身份的人暗中往来。我们的人还查到,就在黄俨被处决的当晚,赵王府后门曾悄悄运出几口大箱子,去向不明。”

杨士奇默默听着,手中批红的朱笔在奏章上留下一个沉重的顿点。他知道,风暴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水下的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表面的平静而更加汹涌。皇帝对赵王的处置,看似严厉,实则留了太多的余地。这既是天家父子的情分,又何尝不是一种制衡?陛下需要赵王的存在,来提醒太子,储位并非稳如泰山。

“汉王那边呢?”杨士奇最关心的,还是那个被赶去乐安州的勐虎。

“乐安州眼线回报,汉王自得知京城变故后,反而‘病’好了,近日频繁在其王府内宴请当地将领和山东都司的官员,言语间……多有对朝廷处置不公的怨怼之意。而且,他上表谢罪的奏疏,至今未至。”

杨士奇的心沉了下去。汉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因赵王的失势而更加蠢蠢欲动。他失去了一个潜在的盟友(赵王),但也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此刻的乐安州,恐怕已成了一座积蓄着怨气与野心的火山。

“陛下……可知汉王近况?”

于谦摇了摇头:“陛下近日忙于安抚因黄俨、纪纲案而人心惶惶的朝臣,对乐安州,似乎……暂无暇深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