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75章 棋局新势

第75章 棋局新势(1/2)

目录

春坊内的熏香似乎也比往日凝重了几分。太子朱高炽负手立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开始凋谢的玉兰,久久不语。杨士奇静立在他身后,能清晰地看见太子微微佝偻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孤寂。

先生都看到了。太子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难言的疲惫,汉王这一去,不论胜败,朝堂都将不复从前。

杨士奇缓步上前,与太子并肩而立:殿下,北征之事已成定局。眼下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朝中局势。

太子转过身,苦笑道:如何稳住?先生也看到了,今日朝堂之上,为汉王说话的都是军中宿将。这些年来,他在军中经营已久,如今得了这个机会,只怕......

殿下过虑了。杨士奇从容道,汉王在军中确有根基,但陛下圣明,既命成国公总督各军,便是存了制衡之意。况且......他略作停顿,此番北征,未必就如汉王所愿那般顺利。

太子神色微动:先生的意思是?

北元太师阿鲁台乃是沙场老将,此次大举犯边,必有所恃。汉王若轻敌冒进,恐会吃亏。杨士奇目光深邃,即便得胜,以三万精骑深入漠北,粮草补给都是难题。届时,还是要靠朝廷调度。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可若是汉王果真立下大功......

那就更要早做准备了。杨士奇的声音低沉了几分,殿下可还记得,当年陛下为何要设立内阁?

太子一怔:自是为了辅佐朝政。

正是。杨士奇颔首,文官体系,乃是朝廷根基。军中再是势大,终究要受制于粮饷、军械、升迁。这些,都握在文官手中。

他走近一步,声音更轻:殿下当借此机会,好生经营与六部、都察院的关系。特别是户部、兵部,此二部关系军国大事,务必掌握在可靠之人手中。

太子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先生是说......

蹇尚书为人刚正,可托付大事。夏尚书掌户部多年,精通钱粮调度。殿下若能得此二人全力支持,便是汉王立下再大战功,也翻不起太大风浪。

太子在殿内踱步片刻,忽然停下:可是先生,如今朝中官员,多有观望之辈。本王若贸然结交,只怕会引来非议。

殿下明鉴。杨士奇微微一笑,所以此事不能由殿下亲自出面。臣在翰林院多年,与各部官员都有些交情。况且......他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事,未必需要明说。

太子会意,长舒一口气:有先生在,本王确实可以安心许多。他走到书案前,取出一份名单,这是近日官员调动的情况,先生看看吧。

杨士奇接过名单,仔细浏览。当看到几个关键位置的人事变动时,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这个王通,调任兵部武选司郎中?此人似乎是......

是汉王妃的族弟。太子接口道,虽然品级不高,但武选司关系军官升迁,这个位置很是关键。

杨士奇沉吟道:武选司确实重要,不过......臣记得,武选司的文书都要经过兵部堂官批复。只要兵部尚书能把得住,一个郎中翻不起大浪。

可是先生,太子忧心忡忡,若是汉王在军中安插的亲信都得到升迁......

那就更要抓紧文官体系了。杨士奇目光坚定,殿下,这朝堂就像一盘棋,武将是车马炮,文官却是棋盘。车马炮再厉害,也要在棋盘上行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