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丹心触鳞(2/2)
“杨士奇,”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你的奏疏,朕看过了。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真是好一篇大文章!”
杨士奇跪伏在地:“臣愚钝,唯知尽忠直谏,若有冒犯天威,甘受责罚。”
“责罚?”朱棣冷哼一声,将奏疏重重拍在御案上,“你可知朕为何要厚赏北征将士?北元残余,窥我边境,非以雷霆之势扫荡,不足以靖边安民!汉王勇武,麾下将士亦是精锐,多予封赏,有何不可?你口口声声公允,莫非是觉得朕赏罚不明?还是觉得……朕偏爱汉王,冷落了你的主子?!”
最后一句,已是诛心之论!直接将他的谏言与东宫党争挂钩!
杨士奇心头巨震,知道此刻绝不能退缩,更不能将太子牵扯进来。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陛下明鉴!臣之所言,句句出于公心,为江山社稷计,绝无半点私念!太子殿下仁孝宽厚,亦常教导臣等需秉公持正。陛下乃天下之主,赏罚自有权衡,臣岂敢妄测圣意?臣只是担忧,若边塞将士因觉不公而生怨望,恐伤陛下圣德,损我大明军威啊!”
“好一个出于公心!”朱棣怒极反笑,“照你这么说,倒是朕不公,伤了军心,损了圣德了?!杨士奇,朕念你往日有功,破格擢升,委以重任!你却恃才傲物,妄议大政,结党营私之心,昭然若揭!”
“结党营私”四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杨士奇心上!他知道,陛下这是动了真怒,欲加之罪了!
“臣不敢!陛下明察!”他只能重重叩首。
“朕看你敢得很!”朱棣拂袖而起,声音冰寒,“既然你觉得詹事府、翰林院委屈了你这‘公允’之臣,那便不必再待了!革去尔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之职,保留兵部职方司协理原差,给朕回去好好反省!何时想明白了,何时再来说话!”
革去东宫、翰林清要之职!只保留一个品阶不明的“协理”!
这几乎是将他打回了原形!虽未下狱问罪,但政治前途已然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杨士奇眼前一黑,强撑着再次叩首:“臣……领旨谢恩。”
他知道,任何辩解在此刻都是徒劳。
汉王朱高煦看着跪伏在地、身影显得格外单薄的杨士奇,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张扬。
杨士奇缓缓退出武英殿,阳光刺眼,他却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绯袍依旧在身,但其上的光芒,似乎已黯淡了许多。
他一步步走下丹陛,背影在空旷的广场上拉得很长。
这一次,他输了吗?
不,他守住了心中的道。纵然官位跌落,丹心未改。
只是,前路愈发崎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