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23章 京华暗涌

第23章 京华暗涌(1/2)

目录

龙江船厂的三颗人头,如同三记沉重的警钟,不仅震慑了厂内的魑魅魍魉,其声浪也迅速传回了波涛暗涌的南京城。

杨士奇“就地正法,传首示众”的霹雳手段,在朝堂之上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清流言官中,不乏有人赞赏其“铁面无私,锐意革弊”,认为此举正合陛下整肃纲纪、确保下西洋大事的决心。然而,更多的则是窃窃私语与隐含的批判,认为杨士奇手段过于酷烈,有违“仁政”之本,不过是一幸进之臣,借陛下宠信而滥施威权。

但这些明面上的议论,尚在可控之内。真正的暗涌,来自那些利益被触及的、更深层的势力。

这一日,杨士奇正在船台督造一艘新舰的龙骨合拢,那名沉默的宦官随从悄然近前,递上一封没有落款的密信。信笺质地普通,但封口的火漆印记,却让杨士奇目光一凝——那是来自通政司,专司密奏传递的特殊印记。

他寻了个僻静处拆开,信内只有寥寥数语,字迹是郑和身边那位心腹文书的笔迹:

“京中多有物议,言君酷烈,有损圣德。汉王府近日宾客盈门,恐有异动。陛下虽未置可否,然圣心难测,望君早做绸缪,凡事留余。”

信中的内容,印证了杨士奇的预感。他处置王焕、赵库大使等人,断掉的不仅仅是几条蛀虫的财路,更是他们背后那张庞大利益网的重要触角。汉王朱高煦,绝不会善罢甘休。那些“物议”,恐怕大半就源自汉王党羽的推波助澜。

“有损圣德”……杨士奇咀嚼着这四个字,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这顶帽子扣得极大,也极险。陛下雄才大略,欲成非常之功,自然需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但陛下同时也是帝王,注重身后名声,若朝野物议过于沸腾,难免不会动摇圣心。

他必须有所应对,不能坐以待毙。

然而,未等杨士奇想出完全之策,来自京城的压力,已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降临。

三日后,一支由工部右侍郎带队,都察院一位御史随行的“稽核”队伍,浩浩荡荡抵达龙江船厂。名义上,是例行巡查工程进度与钱粮支用,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冲着杨士奇来的。那随行的御史,素以“风骨刚直、不畏权贵”着称,实则与汉王一派过从甚密。

工部右侍郎姓钱,是个面团团的老官僚,见面便是一团和气,对杨士奇在船厂的“辛劳”表示“钦佩”,但对稽核之事,却打着官腔,寸步不让。

“杨巡阅年轻有为,雷厉风行,令人佩服啊。”钱侍郎捧着茶杯,笑眯眯地说,“只是,这船厂工程,耗费国帑巨万,牵动天下耳目。陛下关切,朝廷重视,我等奉旨前来核对清楚,也好让上下放心,堵住那悠悠众口嘛。还望杨巡阅行个方便,将一应账册、文书,尽数调出,供我等查阅。”

他话说得漂亮,姿态却摆得十足。那位姓严的御史更是面色冷峻,眼神如刀,仿佛早已认定此地藏污纳垢,只待查出“铁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