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万象归流与星海恒明(1/2)
万象果融入圆融之河后,“万象归流”的盛景在星海铺开。
各域的道韵不再局限于自身域界,而是顺着圆融之河的水流自由交融——厚土界的“守一”之力与流光域的“灵动”之道结合,诞生出能在移动中稳固灵脉的“行稳术”;镜影域的“映照”之能与初始之域的“混沌”之气相融,演化出可推演未来多种可能的“万象镜”。
星海带路者们带着这些新道韵,继续深入星海边缘。他们不再刻意“传灯”,而是成为道韵交流的“摆渡人”——在“僵滞域”架设能流动道韵的“活脉桥”,在“失衡界”布下调和有无的“均势阵”,让每个域界都能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这一日,圆融星海的中心,同根树的顶端长出了一颗奇异的“恒明果”。果实通体透亮,没有任何纹路,却能映照出所有域界的道韵,如同一个微缩的圆融星海。
“恒明果是‘万象归流’的终点,也是‘星海恒明’的起点。”念初与星铠的灵体悬浮在果实旁,声音与星海脉动共鸣,“它汇聚了所有道韵的精华,却又回归最纯粹的本源,就像圆融的终极,是‘空而不虚,有而不滞’。”
恒明果成熟的瞬间,一道贯穿星海的“明河”从果实中涌出,与圆融之河交汇。明河的水流是纯粹的道心之光,所过之处,生灵的道心愈发澄澈,即使是最偏远的域界,也能感受到那份“恒明”的温暖。
映真与石坚等星海带路者,在明河畔设立了“归流阁”。阁中没有典籍,只有一面巨大的“万象镜”,修士们只需凝视镜面,便能看到自己道韵与其他域界的连接点,领悟“归流”的真谛——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在更大的星海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个来自僵滞域的修士,在镜中看到自己域界的道韵与厚土界的守一之力同源,只是因封闭而僵化。他带着这份领悟返回域界,引入行稳术,让僵滞的灵脉重新流动,域界因此焕发新生。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归流阁上演。人们渐渐明白,万象归流不是道韵的“同化”,而是“互补”——就像五域的灵脉术补全了异域星海的防御短板,异域的星纹术丰富了五域的灵脉应用,最终形成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
这一日,星海边缘的“未知迷雾”开始消散。迷雾后,是一片比初始之域更广阔的“鸿蒙原界”,那里的生灵从未接触过任何道统,却天生能与星海本源共鸣。
“这是星海给我们的最后一道考题。”映真望着鸿蒙原界的生灵,轻声道,“能否让他们在不失去本真的前提下,融入圆融星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