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盈利与未来布局(1/2)
7 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热浪卷着城市的喧嚣扑向街头。而沈浩的火锅店和烤肉店,比这天气更热闹 —— 门口排起的长队绕了半条街,服务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端着餐盘穿梭其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脸上却满是笑意。
傍晚时分,陈店长和李店长拿着报表,快步走进别墅的书房。沈浩正坐在书桌前,看着盛达网络的最新运营数据,苏晴坐在旁边,帮他整理合作社的食材供应清单,晓雅则趴在桌上,用彩笔在纸上画着新的促销活动海报。
“沈总!这是这个月的营收报表!” 陈店长把报表递到沈浩面前,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暑期这一个月,火锅店日均营收 6.2 万,烤肉店日均 4.8 万,双店日均合计 11 万!比上个月翻了近一倍!尤其是踏青礼盒,现在还在补货,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去郊区玩,都指定要咱们的礼盒!”
李店长补充道:“还有您之前对接的那三家企业团建订单,这个月已经完成了两家,反响特别好,他们还说要给我们介绍新客户!现在店里的回头客占比已经到了 70%,好多顾客都是冲着咱们‘老家直供’的食材来的。”
沈浩接过报表,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眼底没有过多的波澜,却透着笃定。2004 年的暑期正是餐饮消费的旺季,再加上之前的谣言破局反而提升了品牌信任度,这样的营收数据早在他预料之中。“辛苦你们了。” 他抬头看向两位店长,“这个月给员工们发双倍奖金,你们俩的分红也按之前的协议加倍,算是给大家的暑期福利。”
“谢谢沈总!” 两位店长异口同声地说,眼里满是感激。她们知道,这份成绩离不开沈浩的远见 —— 从食材供应链到品牌营销,每一步都规划得恰到好处,而她们只是执行者。
晓雅放下彩笔,凑过来看报表,眼睛亮得像星星:“沈浩哥!咱们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可以给爸妈换个更大的房子?再给晴姐买上次看中的那款显微镜?” 她拉着沈浩的胳膊晃了晃,语气里满是期待。
“显微镜已经订了,下周就能送到。” 沈浩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头对苏晴说,“姐,你之前说实验室缺的那台离心机,我也让周教授帮忙联系供应商了,过几天就能到位。”
苏晴的耳尖悄悄泛红,抬头看向沈浩,眼里带着惊喜:“真的吗?不用这么破费的,实验室的离心机还能凑合用。”
“科研器材不能凑活。” 沈浩的语气很认真,“你帮我整理了那么多文献,又帮我盯着合作社的食材质量,这点投入不算什么。而且,好的器材能提高实验效率,咱们的端粒酶研究也能推进得更快。”
苏晴低下头,心里像被温水浸过,又软又暖。她知道,沈浩总是这样,把她的事放在心上,哪怕是她随口提的一句 “离心机有点旧了”,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悄悄攥了攥手里的供应清单,心里想:只要能帮到他,能看着他的事业越来越好,看着晓雅开开心心,我就满足了。我是姐姐,要好好照顾他们,也要把自己的学业做好,不能拖他后腿。
当晚,沈浩坐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沉思。他打开盛达网络的最新公告,上面写着 “全新休闲游戏《跑跑堂》即将上线” 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这款游戏将会覆盖女性和低龄玩家,让盛达的用户基数翻倍,现在正是追加投资的最佳时机。
他拿起手机,给盛达的对接人打了电话:“我想追加投资,450 万,把持股比例提升到 8%。”
电话那头的对接人愣了愣,随即兴奋地说:“沈先生,您这是看准了我们的《跑跑堂》啊!没问题,我马上帮您走流程,8% 的持股比例,您可以获得一个运营决策席位,以后公司的重大运营决策,您都有投票权。”
挂了电话,沈浩又打开 “京圈生活” 的商业计划书。这是一个刚起步的本地生活平台,2004 年的 o2o 还未兴起,大多数人还在用线下方式寻找餐饮、娱乐资源。沈浩知道,未来的流量入口必将转移到线上,提前布局这个平台,就是为双店扩张和房产出租打造 “流量护城河”,避免以后依赖外部平台被高额抽成。
“再投 120 万到‘京圈生活’,占股 15%。” 沈浩给平台创始人发了消息,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 对方正愁资金短缺,沈浩的投资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答应了占股比例,还承诺以后双店在平台的引流费用全免。
晓雅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书房,看到沈浩对着电脑屏幕笑,好奇地凑过去:“沈浩哥,你在看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在看一个投资项目。” 沈浩把她抱到腿上,让她看着屏幕,“这个平台以后能帮咱们的店吸引更多顾客,还能帮咱们出租三环的房子,以后不用再找中介了。”
晓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沈浩的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心里想:沈浩哥真厉害,不仅会开饭店、做实验,还会投资赚钱。以后我要一直跟着他,做他的小尾巴,咱们三个永远不分开,晴姐也是我的家人,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沈浩抱着晓雅,心里却在盘算着供应链的事。双店日均营收 11 万,牛羊肉的需求量比之前翻了一倍 —— 火锅店的肥牛卷、烤肉店的羊排都是招牌,再过几个月计划在县城开分店,食材需求还会翻倍。现在合作社的食材供应只够支撑当前需求,必须提前找靠谱的养牛羊工厂合作,才能避免供应链断供。
他拿起手机,给父亲沈建国打了电话:“爸,现在店里的牛羊肉需求越来越大,你帮着对接下周边的养牛羊工厂,优先找口碑好、能提供检疫证明的,咱们按市场价的 1.2 倍收购,保证品质的同时,也让工厂愿意长期跟咱们合作。另外跟林叔说下,让他帮忙考察下工厂的养殖环境,毕竟食材安全是咱们的根本。”
沈建国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好小子,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呢!最近总有人来问能不能给咱们供牛羊肉,你这么一说,我明天就带着林志强去周边工厂看!保证挑最靠谱的,不让你操心!”
挂了电话,沈浩又给林志强打了过去,简单说了考察养牛羊工厂的事,林志强果然一口答应:“沈浩,你放心!我明天一早就跟建国哥去跑工厂,不仅看养殖环境,还得查他们的饲料来源,绝对不能有添加剂,咱们的顾客吃的就是个放心,可不能砸了招牌!”
苏晴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听到沈浩的电话,笑着说:“你考虑得真周全,提前找好养牛羊工厂,以后分店开起来,也不用愁食材供应了。”
“做生意,供应链是根本。” 沈浩接过水果,递给晓雅一块,又给苏晴递了一块,“咱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老家直供’的新鲜食材,不能在这上面掉链子。而且,跟正规工厂合作,也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对店里、对顾客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