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黄金年代 > 第77章 苏晴回来了

第77章 苏晴回来了(2/2)

目录

王阿姨跟晓雅妈妈也跟了过来,两个女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聊天,晓雅妈妈说:“王姐,你就听秀莲的,安心住下,咱们胡同里都是老街坊,互相帮衬着,日子肯定能好起来。晴晴要是不嫌弃,就跟晓雅一起睡,我家晓雅的床宽,两个人睡正好。”

沈浩、苏晴和晓雅坐在晓雅的书桌前,晓雅拿出自己的语文辅导书,递给苏晴:“晴姐,你现在上初二了吧?这是我姐以前用的初二辅导书,你要是需要就拿去用,我还记了不少笔记呢。” 苏晴接过辅导书,翻了翻,上面的笔记工工整整,忍不住说:“晓雅,你字写得真好,比我写的好看多了。”

沈浩从兜里掏出颗橘子糖,递给苏晴:“晴姐,你别担心功课,以后放学我和晓雅帮你一起复习,我语文好,晓雅数学好,咱们三个一起努力,你肯定能跟上。对了,我家小卖部现在还卖磁带,你要是喜欢听音乐,我给你拿几盒,刘德华的、周慧敏的都有。”

苏晴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让她放松了不少。她看着眼前的两个小伙伴,想起小时候一起跳皮筋、吃糖葫芦的日子,心里的怯意慢慢消失了:“我以前在乡下上学,老师说我数学不好,以后就麻烦你们帮我补补了。” 晓雅笑着说:“不麻烦,咱们以前就是最好的朋友,现在又能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好啊!”

下午,沈浩和李秀莲一起收拾偏房。沈浩搬着杂物,李秀莲铺着新褥子 —— 是她去年给沈浩做的,还没怎么用,现在给苏晴铺:“晴晴是女孩,得睡软和点,这个褥子是新棉花做的,晚上睡觉不冷。” 沈浩看着妈妈忙碌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想起以前求妈妈接苏晴来的日子 —— 那时候他才 几岁,苏师傅去世,苏晴和苏嫂子母女两人竟然在菜市场捡剩菜,那会他就天天缠着妈妈,说 “要让晴姐来咱们家,我把我的玩具都给她”,现在终于实现了。

晚上,李秀莲做了一大桌子菜:红烧肉、糖醋排骨、炒青菜,还有苏晴爱吃的蒸红薯。五个人围坐在方桌前,灯光暖融融的,映着每个人的笑脸。王阿姨看着桌上的菜,眼里满是感激:“秀莲,让你们破费了,以后不用做这么多菜,家常便饭就行。” 李秀莲笑着说:“第一次住进来,得吃点好的,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天天都能吃好的。”

吃完饭,沈浩、苏晴和晓雅一起在院子里写作业。月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作业本上,像撒了层银粉。苏晴遇到数学题不会,晓雅就拿着草稿纸,一步一步给她讲;沈浩则帮苏晴整理语文笔记,告诉她 “哪些是重点,考试常考”。苏晴看着身边的两个小伙伴,心里踏实极了 —— 以前在乡下,总担心没人照顾,现在住到沈家,还有晓雅陪着,再也不用害怕了。

晓雅妈妈端着一盘苹果过来,分给三个孩子:“晴晴,你要是缺什么,就跟阿姨说,别客气。明天早上让晓雅叫你一起上学,咱们胡同离一中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 苏晴接过苹果,小声说:“谢谢阿姨,我什么都不缺,有你们照顾,我已经很满足了。”

沈浩咬着苹果,看着苏晴和晓雅讨论题目,心里满是欢喜 —— 以前是他和晓雅两个人,现在多了晴姐,三个小伙伴又能一起上下学、一起写作业,就像小时候一样。他想起明天要给苏晴拿磁带,还要帮她补数学,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以后每天放学,先帮晴姐补数学,再和晓雅一起写作业,周末还能一起去胡同口的小卖部帮忙,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热闹。

夜深了,苏晴躺在新铺的褥子上,抱着布娃娃,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带着笑。她想起白天沈浩和晓雅的热情,想起李阿姨做的红薯,想起王阿姨说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心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不安。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里,有这些亲人朋友陪着,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