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小卖部的接班人(2/2)
“记着心里踏实,免得漏了账,给你妈添麻烦。” 外婆把账本合上,笑着说,“今天上午卖了 28 块 3 毛,比你妈昨天说的还多几块呢!”
沈浩心里一动,突然想起前世超市的 “会员制”之前在杂货铺已经实验过,在自家这个小超市搞一搞肯定也是没问题的,总是搞集卡换礼物也不行,还得丰富营销形式—— 要是给老顾客搞积分,肯定能让生意更旺。他赶紧拉着外婆的手,从书包里掏出草稿纸,画了个简单的表格:“外婆,咱们搞个‘积分活动’吧!顾客花 1 块钱,就给积 1 分,积满 100 分,就能换一条毛巾 —— 毛巾是实用的东西,街坊和学生肯定愿意来攒积分。”
外婆皱着眉,有点犹豫:“咱们这小破店,搞这个能行吗?别到时候没人来,还浪费钱买毛巾。”
“肯定行!” 沈浩赶紧举例子,“张奶奶每天来买 5 毛钱的馒头,两天就能积 1 分,攒 100 天就能换条毛巾;学生们买 5 毛钱的零食积 0.5 分,多买几次就能攒够,以后就不会去别家买了。” 他还特意跑去隔壁的百货店,问了毛巾的批发价 ——1 块 5 一条,成本不高,却能留住顾客。
李秀莲听了也觉得好:“这个主意好!我下午就去批发几条毛巾,再买叠硬纸片,咱们自己写积分卡,不用花冤枉钱印。”
第二天一早,小卖部的门口就贴了张红纸条,上面用黑笔写着 “消费 1 元积 1 分,100 分换毛巾一条”,旁边还挂着两条印着小菊花的毛巾,红的、蓝的,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外婆手里多了叠手写的积分卡,每张卡上都写着 “小浩小卖部积分卡”,还留着填名字和积分的空栏。每个顾客来买东西,她都会先问:“要积分卡不?免费的,积够分能换毛巾。” 然后在卡上写下积分,比如 “林晓雅妈妈:买 3 块钱零食,积 3 分”“张强奶奶:买 1 块钱酱油,积 1 分”。
刚开始,有顾客不太信:“张婶,这积分真能换毛巾啊?不是哄我们的吧?” 外婆赶紧指着挂着的毛巾:“真的!你看这毛巾,都是新的,只要积够 100 分,随时来换,我说话算话!” 常来买酱油的李奶奶,当天就买了 2 块 5 的东西,拿着积分卡高兴地说:“我以后天天来你家买,攒够积分换条毛巾给我孙子擦脸,比买新的划算!”
没过几天,小卖部的生意就更旺了。放学高峰时,柜台前挤满了学生,有的学生特意多买几包零食,就为了多积点分;街坊们也更愿意来 —— 买袋盐、买瓶醋,顺便积点分,不知不觉就快攒够 100 分了。外婆的积分卡越用越快,账本上记的积分也越来越多,她甚至能记住常来顾客的积分:“王阿姨,你上次积到 88 分了,今天再买 12 块钱的东西,就能换毛巾了!” 王阿姨一听,真的多买了袋洗衣粉,凑够 100 分,当天就换了条蓝毛巾,笑得合不拢嘴。
沈浩每天放学去店里,都能看见外婆忙碌又开心的样子 —— 要么在给顾客填积分卡,要么在跟街坊聊天,手里的小账本都快记满半本了。有天晚上关店后,李秀莲算了算账,笑着说:“自从搞了积分活动,每天的营业额比以前多了 60 多块,这个月肯定能超过 1300 块!妈,您真是咱们的大功臣!”
外婆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布包里掏出几张 10 块的纸币:“这是我这个月的 200 块,都放在这里,等小浩考上一中,咱们就去买书包。” 沈浩赶紧摆手:“外婆,这钱您自己花,我有零花钱呢!再说,小卖部生意好,以后还能给您涨‘工资’,让您天天能吃桃酥。”
一家人都笑了,院子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沈浩坐在旁边,看着外婆手里的积分卡,心里踏实极了 —— 外婆来了,小卖部的事解决了,他就能安心帮晓雅补语文,一起冲刺县一中。他想起昨天晓雅说 “上次语文模拟考又进步了 4 分”,心里更有底了 —— 有外婆帮忙看店,有晓雅一起努力,这样的日子,热闹又安稳,像小卖部里飘着的草莓味泡泡糖香,让人心里满是希望。
周末的时候,林晓雅真的来小卖部帮忙了。她跟着外婆理货,还帮着给学生填积分卡,外婆教她怎么记积分,她学得很快,没过一会儿就能熟练地说:“同学,你买了 1 块 2 的零食,积 1.2 分,现在总共 18.2 分啦,再攒 81.8 分就能换毛巾啦!” 李秀莲看着两个孩子忙前忙后的样子,笑着跟沈建国说:“你看,咱们家的小卖部,以后有小浩和晓雅帮忙,肯定能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