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黄金年代 > 第38章 苏晴的命运与积分兑换升级

第38章 苏晴的命运与积分兑换升级(1/2)

目录

12 月的晨光透着薄霜,把沈浩家小院的青砖照得发亮。沈浩背着印着小火车的书包,手里拎着个布包,刚踏出家门就回头喊:“妈,我把粥给苏晴姐姐送去就去幼儿园!”

李秀莲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刚揉好的面团:“路上慢点,别跑!粥碗小心点拿,别洒了。” 她看着儿子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桌上的针线盒 —— 里面放着几块新扯的碎花布,是昨天沈建国从杂货铺带回来的,特意给苏嫂子准备的,“等会儿苏嫂子来了,让她试试这布,缝鞋垫正好。”

沈浩拎着布包,脚步轻快地往苏嫂子租的小破屋走。这几天他每天都早起,要么送粥,要么送馒头,有时候还把自己的旧画纸偷偷带过去,苏晴总是把画纸叠得整整齐齐,说要等周末画好了送给沈浩和林晓雅。

刚到小破屋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 “沙沙” 的声响。沈浩推开门,看见苏嫂子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块旧布,缝着什么。苏晴趴在旁边的小桌上,手里攥着沈浩送的新铅笔,正往练习本上写拼音,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

“苏晴姐姐!” 沈浩把布包递过去,“我妈煮的小米粥,还热乎着呢。”

苏晴抬起头,眼睛立刻亮了,放下铅笔就去接布包:“谢谢小浩弟弟!我昨天画了咱们三个在槐树下跳皮筋的画,等会儿给你看。”

苏嫂子也站起来,手里还捏着根针,针上缠着线:“小浩来了?快坐,阿姨刚缝了半双鞋垫,你看怎么样?” 她把手里的鞋垫递过来,上面用蓝线绣着朵小小的腊梅,针脚比之前整齐了不少 —— 这几天李秀莲教她缝鞋垫的技巧,她每天都练到深夜,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次,却从没喊过疼。

沈浩接过鞋垫,摸了摸布面:“真好看!比我妈缝的还好看!” 他想起杂货铺里卖的鞋垫,大多是素面的,像这样绣了花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苏晴阿姨,你把鞋垫拿到我家杂货铺卖吧,我爸说肯定有人买!”

苏嫂子愣了愣,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这…… 这能卖吗?我缝得还不好……”

“能卖!” 沈浩肯定地说,“我妈昨天还跟我爸说,要给你拿新布呢,让你多缝点,放在杂货铺卖,赚了钱就能给苏晴姐姐买新棉袄了。”

苏嫂子听着,眼睛慢慢红了,连忙别过头擦了擦:“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要是真能卖,我以后就能养活苏晴了,不用再麻烦你们了。”

沈浩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拉着苏晴的手说:“苏晴姐姐,我们快把粥喝了,一起去幼儿园,晓雅姐姐肯定在路口等我们呢。”

三人收拾好东西,往幼儿园的方向走。苏嫂子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缝好的半双鞋垫,打算一会儿去沈家跟李秀莲学学,怎么把鞋垫缝得更精致。路上,苏晴叽叽喳喳地跟沈浩说幼儿园的事,说 “育红” 的老师夸她拼音写得好,还奖了她一朵小红花,说得眉飞色舞。

到了幼儿园路口,林晓雅果然在等他们。看见苏晴,晓雅立刻跑过来:“苏晴!你昨天说的画呢?我还等着看呢!”

苏晴从布包里掏出画纸,上面画着三个手拉手的小人,一个留短头发(沈浩),一个扎羊角辫(晓雅),一个梳齐耳短发(自己),旁边画着棵老槐树,槐树下摆着双绣着腊梅的鞋垫。“你看!这是小浩弟弟,这是你,这是我,还有苏晴阿姨缝的鞋垫!”

晓雅接过画纸,眼睛亮了:“真好看!我们把画贴在幼儿园的墙上吧,让大家都看看!”

三个孩子拉着手进了幼儿园,苏嫂子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她转身往沈家走,脚步比之前轻快了不少 —— 她知道,只要自己好好学缝纫,多缝点鞋垫,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苏晴也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有新文具、新棉袄,不用再受委屈。

到了沈家,李秀莲正在院子里晒白菜,看见苏嫂子,连忙迎上来:“来了?快进屋,我给你留了热粥。” 她把苏嫂子领进屋里,从桌上拿起几块碎花布,“你看这布怎么样?昨天你沈哥从杂货铺带回来的,颜色亮,也耐穿,缝鞋垫正好。”

苏嫂子接过布,摸了摸布面,柔软又厚实,心里满是感动:“秀莲,这布肯定不便宜吧?我……”

“别跟我客气。” 李秀莲打断她,把针线盒递过去,“你先试试,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对了,你昨天缝的鞋垫呢?我看看,给你指点指点。”

苏嫂子从布包里掏出鞋垫,递给李秀莲。李秀莲拿着鞋垫,仔细看了看:“针脚比之前整齐多了,就是这里,腊梅的花瓣可以再绣得圆一点,这样更好看。来,我教你。” 她拿起针和线,在布上比划着,“你看,针从这里穿过去,绕一圈,再拉出来,这样绣出来的花瓣就圆了。”

苏嫂子认真地看着,手里也跟着比划,生怕错过一个细节。李秀莲耐心地教她,从穿针引线到绣花样,一点一点地讲解,遇到苏嫂子没学会的地方,就反复教,直到她学会为止。沈浩中午放学回来,看见两人在屋里缝鞋垫,也凑过去帮忙,帮着递针线、整理布料,像个小大人似的。

“妈,苏晴阿姨缝的鞋垫什么时候能拿到杂货铺卖呀?” 沈浩趴在桌边,看着苏嫂子手里的鞋垫,“我昨天跟晓雅说,肯定有人买,晓雅还说要让她妈妈也买一双呢。”

李秀莲笑着说:“等苏晴阿姨缝个十来双,咱们就拿到杂货铺试卖,要是卖得好,以后就多缝点。” 她又看向苏嫂子,“你要是缝累了就歇会儿,别累着身子,身子是本钱。”

苏嫂子点了点头,手里的针却没停:“不累,我多缝点,就能早点给苏晴买新文具了。昨天苏晴还跟我说,想要本新画册,跟小浩的一样。”

“我有画册!” 沈浩立刻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画册,递给苏嫂子,“这个给苏晴姐姐,我还有一本新的,是我爸从杂货铺带回来的。”

苏嫂子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的画册,苏晴不能要。”

“没事!” 沈浩把画册塞进苏晴阿姨手里,“我跟苏晴姐姐是好朋友,好朋友要互相分享。再说,我那本新画册比这个还好看,里面有大熊猫呢!”

李秀莲看着沈浩,眼里满是欣慰 —— 儿子虽然才五岁,却这么懂事,懂得心疼人,懂得分享。她笑着说:“既然小浩都这么说了,你就拿着吧,让苏晴也高兴高兴。”

苏嫂子接过画册,心里满是感激,只能不停地说 “谢谢”。她知道,沈家不仅在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在关心着苏晴的心愿,这份恩情,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嫂子每天都来沈家学缝纫,缝鞋垫的手艺越来越熟练,绣的花样也越来越好看,有腊梅、有小花、还有小兔子,每一双都精致又耐穿。李秀莲把她缝好的鞋垫整理好,一共十五双,打算周末拿到杂货铺试卖。

周末那天,沈建国把鞋垫摆在杂货铺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写了个小牌子:“手工绣花鞋垫,一双五毛。” 刚开始没什么人问,沈浩急得不行,拉着路过的街坊推荐:“张婶,你看这鞋垫,是苏晴阿姨缝的,绣的腊梅可好看了,还耐穿,你买一双吧!”

张婶拿起鞋垫看了看,惊讶地说:“这鞋垫真好看!比百货商店卖的还精致,五毛不贵,我买一双。”

有了张婶带头,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有的买给自家穿,有的买给亲戚,没一会儿,十五双鞋垫就卖光了。苏嫂子站在旁边,看着手里的七块五毛钱,眼泪差点掉下来 —— 这是她丈夫走后,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虽然不多,却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苏嫂子,你看,卖得可好了!” 沈建国笑着说,“以后你多缝点,咱们每周都卖一次,肯定能赚不少钱。”

李秀莲也高兴地说:“是啊,你看大家多喜欢,以后咱们还能缝点别的,比如小孩的小肚兜、小鞋子,肯定也有人买。”

苏嫂子握着手里的钱,激动地说不出话,只能一个劲地给沈家人鞠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这么说,都是应该的。” 李秀莲拉着她的手,“你用这钱给苏晴买件新棉袄,再买点新文具,孩子肯定高兴。”

苏嫂子点了点头,心里已经盘算好了 —— 先给苏晴买件新棉袄,再买本新画册和几支新铅笔,剩下的钱攒起来,以后再买布料,多缝点鞋垫。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