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银牌?呵呵(1/2)
五棵松体育馆的颁奖仪式上,银牌在中国队队员胸前轻轻晃动。李特站在领奖台第二阶,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现场观众的掌声如同连绵不绝的潮水,闪光灯将场馆映照得如同白昼。几道来自官员席位的目光,那里面掺杂着审视与权衡。
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国男篮创造历史的报道,配图是全员合影。细心人发现,文章用七成篇幅描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李特的关键表现仅以“发挥出色”一笔带过。奥运纪录片中,李特得分的镜头被压缩到30秒,旁白重点强调的却是“集体力量的胜利”。
与此同时,一篇署名为“体育观察员”的评论文章在网络上悄然流传。文章用晦涩的官场用语暗示“个别球员的个人英雄主义值得警惕”,字里行间透着对李特在赛场上夺取指挥权行为的不满。这些文字很快被删除,却在篮球论坛上引发了激烈争论。
李特刚刚结束与印第安纳波利斯总部视频会议,屏幕上滚动的数字比任何抹黑都更具说服力——奥运期间,“启航篮球启蒙学院”的报名人数激增300%,等待审核的加盟申请铺满了整个数据库。
一周后,京城国贸三期顶层,李特品牌的战略发布会吸引了近百家中外媒体。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最新财报:印第安纳训练中心与总部的单日跨境交易额突破千万美元,纽约旗舰店的单日客流量创下纪录。李特即兴表演的运球技巧引发阵阵快门声,但真正让记者们哗然的是他宣布的新计划——将在京津兴建全球最大的篮球主题综合体。
“这只是开始。”李特对着镜头微笑,身后的全息投影展示着设计蓝图。这句话很快登上了各大财经版块头条。
与此同时,篮协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不对外公开的总结会。投影仪播放着精心剪辑的比赛集锦,解说词反复强调“体制优势”和“举国体制”。当画面切换到李特的关键进球时,报告人巧妙地切换到了团队庆祝镜头。
“要把握好宣传的尺度。”某位领导在总结发言中意味深长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