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篮坛的荣耀 > 第73章 国际赛场初体验

第73章 国际赛场初体验(2/2)

目录

首战对阵阿根廷,吉诺比利给李特好好上了一课。这个同样来自NbA的对手,把国际篮联的规则利用到了极致。

一次进攻中,吉诺比利在三分线外两步突然出手,李特按照NbA的习惯放了一步,结果球应声入网。

“见鬼,”李特嘟囔了一句,“这距离在NbA根本不会投。”

下一个回合,李特学乖了,紧贴吉诺比利。结果阿根廷人一个假动作,靠着李特起跳,裁判的哨声立刻响了。

“三次罚球!”嘉于惊呼,“吉诺比利太聪明了,这就是经验啊!”

张指导分析道:“李特还在适应国际篮联的吹罚尺度。在NbA这种接触可能不会吹,但在国际赛场,裁判抓得很严。”

场边的尤纳斯倒是不着急:“让他交学费,现在交比奥运会上交好。”

果然,随后的比赛李特迅速调整。他减少了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更多地利用脚步和预判来防守。进攻端,他开始尝试那些在国际篮联规则下更有效的得分方式——比如在更近的三分线外直接干拔。

钻石杯的四场比赛,李特的得分逐渐上升,最后一场对阵澳大利亚已经能砍下24分。更重要的是,他彻底摸清了国际篮联的规则特点,也熟悉了每个队友的习惯。

大姚的状态也越来越好,虽然上场时间仍然受限,但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出了内线统治力。特别是和李特的挡拆配合,已经成为中国队最犀利的武器。

“他们两个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尤纳斯满意地对教练组说,“大姚在低位吸引包夹,李特在外线调度,这样的进攻体系在奥运会上会很有威胁。”

“兄弟们,咱们越来越好了!”刘伟大声鼓励着大家。

朱八一边冰敷一边说:“李特传的球太舒服了,我闭着眼睛都能投进。”

李特笑了笑,没说话。

两支杯赛,七场比赛,从杭州到南京,李特完成了从NbA巨星到国家队核心的转变。他不是来当救世主的,他是来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的。

八月的京城,一场更大的舞台正在等待着他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