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的队友才不是CBA(1/2)
第三节开始没多久,埃迪·乔丹把李特换下休息。速贷球馆的骑士球迷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欢呼声顿时高涨起来。
勒布朗·詹姆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骑士队追分的最佳时机。没有李特那张无处不在的防守大网,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进攻了。
果然,下一个回合,詹姆斯直接持球强突内线,扛着莫里斯·泰勒完成一记暴扣。扣篮得手后,他重重捶打胸膛,对着观众席发出怒吼,似乎在宣泄上半场被压制的郁闷。
“骑士队需要抓住这个机会,”雷吉·米勒在解说席上点评,“勒布朗必须趁李特不在的时候尽可能追分。”
骑士队也确实这么做了。詹姆斯开始频繁冲击篮筐,或是吸引包夹后分外线射手。德鲁·古登在中距离命中两球,拉里·休斯也命中一记三分。骑士队的攻势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骑士队在疯狂追分,分差却始终维持在10分左右徘徊。
原因在于尼克斯的替补阵容打得异常沉稳。
斯蒂芬·马布里完全承担起组织重任,他不再执着于个人单打,而是严格按照普林斯顿体系的要求,不断地传导球,寻找最佳机会。
一次典型的进攻回合:马布里在弧顶持球,科特·托马斯上提做轴。马布里将球交给托马斯后迅速空切,带走防守人。托马斯手递手回传给借掩护绕出的大卫·李,大卫·李吸引补防后,立即将球分给底角被放空的莫里斯·泰勒。
泰勒稳稳命中中距离跳投。
“看这次进攻!”谢丽尔·米勒赞叹道,“尼克斯的替补球员完全执行了战术体系,球的转移太流畅了!”
骑士主帅迈克·布朗在场边急得直跳脚。他的球队防守有一个致命弱点:伊尔戈斯卡斯和古登组成的内线移动速度太慢,根本防不出去。
尼克斯的球员们很快发现了这一点。马布里开始频繁利用挡拆,将伊尔戈斯卡斯调到外线。一旦“大Z”被拉到罚球线附近,尼克斯的内线就获得了广阔的操作空间。
“鸟人”安德森成了最大受益者。这个活力四射的大个子不断空切篮下,接到队友传球后就是暴扣表演。有一次,他甚至在伊尔戈斯卡斯头上完成补扣,气得立陶宛人直瞪眼。
“安德森今晚打得太聪明了,”雷吉·米勒笑着说,“他完全利用了骑士内线移动缓慢的弱点。”
更让骑士队头疼的是科特·托马斯。这个老将虽然得分不多,但在高位的策应能力令人惊艳。他一次次在罚球线附近接球,像个真正的进攻枢纽一样分配球权。
第三节还剩4分钟时,场上出现精彩一幕:托马斯在高位持球,马布里和泰勒同时从两侧底线启动空切。托马斯一个漂亮的击地传球,准确找到泰勒,后者轻松上篮得分。
“这简直就是韦伯的传球!”雷吉·米勒惊呼道,“尼克斯的普林斯顿体系已经完全运转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