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月的锈刃(1/2)
2003年的一月,印第安纳的寒风像是带着冰碴子,刮在脸上生疼。这股寒意似乎也渗透进了步行者队的战绩里。整个一月份二十场比赛,胜负各半,像一条起伏不定的心电图。在康塞科球馆熟悉的篮筐和球迷的助威声里,他们还能多半啃下胜利,像一头在自家领地巡逻的野兽,不容侵犯。可一旦踏上客场,那股子精气神就好像被托运的行李给弄丢了,胜少负多,打得磕磕绊绊,让人看得揪心。
“妈的,这球馆的篮筐是不是被谁偷偷调高了?”阿泰斯特在一次训练后,对着篮架踹了一脚,当然,没敢太用力。更衣室里的气氛有点闷,连续的磕磕绊绊,让这群习惯了胜利的汉子们浑身不得劲。
核心杰梅因-奥尼尔在内线的遭遇战越来越艰难,对手的包夹来得又快又狠,让他每一次得分都像在泥潭里摔跤。雷吉-米勒依旧能命中关键球,但你不能指望这把老枪每晚都烧得滚烫。至于李特,他依然稳定地贡献着助攻、抢断和那些数据栏无法完全体现的防守站位,但新秀墙的影子,似乎也开始若隐若现——对手开始更仔细地研究他的传球路线,给他的投篮施加更大压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步行者队后劲不足。汀斯利的缺阵像是一块始终没补上的短板,埃里克·斯特里克兰拼是拼,但让他长时间组织进攻,就像是让阿泰斯特去绣花——不是那块料。进攻时常便秘,只能更多依赖球星单打和防守反击。
然而,危机中往往孕育着转机。对于李特而言,这个一月,却是他篮球技艺飞速成长的“黄金时代”。由于控卫线的捉襟见肘,主教练伊赛亚·托马斯不得不给予他大量球权。李特不再仅仅是米勒的替补或者一个3d球员,他更多地出现在持球核心的位置上,像一个被提前推上驾驶座的学徒,手忙脚乱之后,开始逐渐摸到方向盘的真谛。
他的武器库,以前可能只是个摆放整齐、但种类不多的工具架,现在则开始叮叮当当地添置新家伙。他依旧不是那种能靠一己之力轰下30分的得分狂人,但他的进攻手段变得丰富且高效。
对阵波士顿凯尔特人,他多次利用挡拆后对方中锋收缩防守的瞬间,稳稳命中中距离跳投,动作带着点乔·杜马斯的影子,简洁而致命。
“嘿!菜鸟会投中投了!”皮尔斯在一次被打进后,忍不住对着李特喷垃圾话。
面对费城76人,艾弗森依旧像阵风一样掠过,但李特在进攻端给了他回应。他利用节奏变化和更胜一筹的身高,几次在艾弗森头顶完成翻身跳投,虽然姿势还略带青涩,但那份冷静和敢于在“答案”面前出手的勇气,让全场动容。
“小子,你最好每晚都能这么准。”艾弗森在一次死球时,擦着汗对李特说,语气里听不出是警告还是欣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