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企划(1/2)
第二天一大早,姜尘就坐在书桌前。
桌上摊着草稿稿纸,上面是潦草但清晰的图表、条目、箭头结构。
旁边是一张打印好的店铺平面图,他用红笔圈出了几个重点区域:
【门口展示区】
【试吃+休闲区】
【签名墙】
桌面上还有一杯冷掉的茶,茶包已经泡得太久,颜色发黑,显然他坐了很久。
过了一会,他盯着屏幕,那是一份word文件,页眉标题写着六个字:
【一楼招商策略】
目标定位:日常快销 + 视觉冲击
品牌配置:大牌服饰 +国潮 +饮品连锁
布局初步设计:
主入口左侧为【形象展示店】(合作品牌定制装修)
右侧设【快闪饮品+休闲区】,动线自然导入
中心通道留足互动区,设置“入场打卡墙”+“集赞送礼”活动
姜尘心中自语:一楼就是门面,要留得住眼球,也得带得走人流。
他又切到第二页。
【会员系统搭建】
考虑到2006年技术限制,采用“登记卡 + 手机短信通知”形式,线下消费凭卡积分,后台录入。
会员权益:
每月一张五折体验券(限制商品)。
开业前三天,注册即送限量礼品(小风扇、U盘等)。
生日月可享一次专属礼遇(进店即送礼)。
1元等于2积分,100积分等于1元现金券(不可提现)。
他一边写,一边在纸上画着小表格,把顾客类型分为【目标主力】、【跟随进店】、【随机浏览】三类,分别规划转化路径与营销刺激点。
按照他的设想,首先是门口展示区。
这里不能只是冰冷的招牌,更要引入动态元素。
比如现场表演或新品体验,吸引路人目光,让第一印象足够鲜明。
试吃休闲区则是打破传统卖场的沉闷。
2006年的商场里,类似咖啡厅的休息空间少之又少。
姜尘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为“城市客厅”,配合地方特色小吃,让顾客在舒适中自然而然地停留,增加消费欲望。
在会员制和促销方面,姜尘还是抄就完了。
2006年会员卡尚未普及,但技术其实已经成熟了。
他打算推出积分消费、购物抽奖等活动,增加顾客粘性。
促销不是简单打折,而是组合套餐,比如买衣送饮券、购物满额赠dIY体验名额,激发顾客兴趣。
招商环节,他选择以服饰和饮品为核心,结合新兴数码配件和文创品牌,打造差异化组合,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
姜尘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阳光普照,邻居家种的三角梅在风里微微晃动。
远处的老城区低矮杂乱,姜尘却像能从这片光影中,看到自己几个月后在燕京商场里人潮涌动、井然有序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