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活络生光(1/2)
夜色如墨,杏花村沉入酣眠。唯有瓜田深处,一点油灯摇曳不熄。
谢知耕蹲在田埂边,指尖捏着一根断裂的滴灌陶管,眼中却燃着少年独有的执拗与灵光。
他白日里悄悄将几缕乳白菌丝缠入陶管内壁——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那些细密如发、柔若蛛网的菌丝,顺着水流路径缓缓延展,像是大地自己伸出的根脉,在黑暗中悄然接续。
他屏息等待。
子时刚过,奇迹发生了。
原本需半炷香才能渗满一垄沟的水速,竟在短短片刻便完成灌溉;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扒开湿土查看瓜苗根部,发现夜间生长量竟是往常的两倍!
叶片舒展饱满,茎秆挺拔有力,连泥土都泛出一层润泽的微光。
“活了……真的活了!”他声音颤抖,急忙取出随身携带的《耕食录》残页,就着灯火连夜绘图。
笔尖沙沙作响,一张前所未有的结构图渐渐成形——主干为陶管,分支如经络,菌丝网络密布其间,标注着“引水提速”“养分转化”“夜长增效”等字样。
他在图末郑重写下三个字:活络菌道。
这一夜,他没合眼。
不只是因为激动,更是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农技改良——这是土地在回应人的心意,是自然与人力之间第一次真正平等的对话。
天未亮,苏晚晴便来了。
她踏着晨露走来,发梢沾着草屑,目光落在那根被菌丝缠绕的陶管上,久久未语。
随后,她接过谢知耕手中的图纸,一页页翻看,眉心从凝重到舒展,最终化作一抹深邃笑意。
“好孩子。”她轻声道,“你摸到了‘道’的边。”
她当即命人在新一批《耕食录》中增补附页,亲笔题字:
技可更替,道须流转。
昔以针引脉,今以菌养土,变者手段,不变者仁心。
字迹刚劲,落笔如刀刻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