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赤地千里,关中告急(2/2)
“除了他还能有谁?”李世民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三年前朕饶他一命,将他驱逐出境,没想到他竟敢卷土重来!还敢借天灾蛊惑民心,其心可诛!”他将急报狠狠摔在地上,“传朕旨意,令凤翔府刺史即刻派兵围剿五台山,务必将那些黑袍人一网打尽,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陛下三思!”房玄龄连忙劝阻,“此时关中百姓本就惶恐,若派兵围剿,恐激化矛盾,让黑袍人更有说辞,说朝廷‘禁绝信仰’‘迫害信民’,反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李世民停下脚步,胸口剧烈起伏。房玄龄说得没错,如今关中百姓本就对朝廷有怨言,若处置不当,只会让阿罗憾的蛊惑更有市场。可放任不管,难道眼睁睁看着百姓被邪术迷惑,动摇大唐的根基?
“那你说,该怎么办?”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登基三年,内修政理,外攘四夷,原以为天下已定,却没想到一场旱灾,竟让潜藏的危机都暴露了出来。
房玄龄沉吟片刻:“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一是加紧调粮,稳定民心;二是派人查清黑袍人底细,若真是阿罗憾,需寻破解其邪术之法;三是……”他顿了顿,“请陛下下罪己诏,安抚民心。”
“罪己诏?”李世民皱眉。他知道,历代帝王遇天灾,常有下罪己诏的惯例,言“朕躬不德,天降灾异”,以平息民怨。可他心里清楚,这次的旱灾绝非“朕躬不德”那么简单,而是阿罗憾的邪术作祟。
“陛下,罪己诏非为认过,为安民心也。”房玄龄道,“百姓见陛下自省,必感陛下仁心,再辅以赈灾,民心可定。至于邪术,臣听说……当年破了阿罗憾阵法的叶法善道长,如今就在长安。或许,可请他出山相助。”
“叶法善?”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想起那个年轻的道士,三年前在玄武门,临危不乱,以雷法破了阿罗憾的邪阵,手段不凡。后来听说他离京游学,没想到竟已回了长安。
“他真能破解邪术?”李世民追问。
“叶道长精通雷法,更懂星象望气之术,当年阿罗憾的阵法,便是被他识破阵眼才破的。”房玄龄感慨万千地道。
李世民走到殿外,望着关中方向的天空。那里的云层依旧厚重而沉闷,仿佛压着千斤重担。他知道,此时的关中,百姓们正望着天空祈祷,而阿罗憾的邪阵,就像一颗毒瘤,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悄然生长。
“传朕口谕。”李世民的声音恢复了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拟罪己诏,明日昭告天下,言‘朕德薄才疏,致兆民受苦,自今日起,减膳食,罢宴乐,亲往圜丘祈雨,以谢天谴’。”
房玄龄躬身领旨,心中稍定。他知道,陛下这道旨意,既是安抚民心的权宜之计,也是寄望于叶法善能带来转机。
夕阳西下时,太极宫的钟声悠长地响起,传遍了长安城。百姓们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不知道这钟声里,藏着帝王的焦灼,也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人与邪术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