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27章 初识星名,甘石遗法传

第27章 初识星名,甘石遗法传(1/2)

目录

寅时的骊山,星斗满天,像谁把一把碎钻撒在了墨色的绸缎上,密得几乎要溢出来。叶法善跟着崔道演站在观星台——那是个用青石垒成的高台,约莫丈许高,台面被历年的脚步磨得光滑,中央摆着一块三尺见方的平滑石板,上面用朱砂刻着简易的方位刻度,东、南、西、北四字古朴苍劲,透着岁月的沉淀。

山风带着松针的清香掠过,崔道演裹了裹身上的粗布道袍,袍角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抬头望了眼星空,又低头看向叶法善,声音里带着清晨的微凉:“观星先识星,连星星的名字都叫不上,谈何观星象?就像行医不知药名,算卦不识卦象,终究是雾里看花。”

他抬起枯瘦的手指,指向头顶偏西最亮的一颗星,那星在晨曦未露的天幕上闪着银白色的光,像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白玉:“那是‘太白’,也就是金星。晨出东方时,古人叫它‘启明’,像打开天的明灯;昏见西方时,唤作‘长庚’,意为长夜将尽的征兆。《甘石星经》里说它‘主兵戈,兆吉凶’,在雷法中属‘金雷’,性锐烈,像出鞘的利剑,劈砍时最是干脆。”

叶法善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太白星果然醒目,即使在群星中也能一眼认出。他想起《天官篇》里的记载:“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此刻再看,倒真觉得那星光里藏着一股肃杀之气,像披甲的将军立在云端。

“再看那边,”崔道演的手指转向东方,一颗青蓝色的亮星正从山峦后缓缓升起,光芒柔和却穿透力强,像浸在水里的蓝宝石,“那是‘岁星’,便是木星。它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一舍,所以叫‘岁星’,古人用它来纪年。《夏小正》里说‘初昏,斗柄悬于下,则岁在十一月’,讲的就是看岁星与斗柄的位置定月份。”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温和:“这星主‘木雷’,性生长,像春日的草木。召雷时若遇岁星当空,雷气中会带着生机,劈过的地方,来年草木反而长得更旺,不伤根本。”

叶法善默默记下,心里将太白与岁星的光芒、方位一一比对,试图在脑海里刻下它们的模样。

崔道演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层层解开,露出一卷泛黄的竹简,竹片边缘已有些磨损,上面用篆字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间或有几个朱笔标注的星点图案。“这是《甘石星经》的残卷,”他的声音里带着敬畏,“战国时甘德、石申两位先贤,观天测星,记录了八百颗星,定了一百二十座星官,这便是后世观星的根基。你要学星象,先把‘五纬’‘二十八宿’认全了,这是入门的钥匙。”

“五纬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崔道演用手指蘸了点露水,在石板上写下“五纬”二字,“它们在星空中穿行,像五个信使,各有各的脾气。”他又画了个简略的圆圈代表天空,“二十八宿则是把周天分成二十八个区域,像地上的驿站,供日月五星歇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