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能量传导释,符箓灵力通(2/2)
最后画社雷符,在符中央画一个圆形,圈内用细笔勾勒出五方雷纹,相互勾连,将四方雷气引向中央。画到最后一笔时,他猛地收力,让笔尖在圆心处轻轻一点——那一点落下,仿佛水滴汇入深潭,四方雷气瞬间向圆心汇聚,在纸上形成一个旋转的雷池,五彩的朱砂线泛起微光,像有真的雷电在里面转动。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时不到一炷香。符成的瞬间,五彩的朱砂线上雷光爆闪,五雷笔“嗡”的一声轻颤,仿佛完成了使命般自动从叶法善手中脱落,稳稳地落在桌上。院中的九根铁柱同时发出震耳的共鸣,铜线如绷紧的琴弦般剧烈震动,发出“嗡嗡”的声响,连地面的八卦阵石灰线都泛起了白光。
天空中,原本晴朗的云层不知何时已迅速汇聚,墨色的云团翻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转眼间就遮住了整个玉清观的上空。雷声越来越近,起初是远处的闷响,渐渐变成头顶的轰鸣,仿佛有无数战鼓在云端擂动,震得人耳膜发麻,脚下的青石板都在微微颤动。
“举令牌,引雷!”张玄真的声音在雷鸣中响起,带着一股穿透一切的力量。
叶法善依言举起五雷令牌,令牌上的雷纹与符纸上的雷池遥相呼应,发出耀眼的金光。他将五雷总符猛地掷向空中,符纸在空中展开,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五彩雷光爆闪,与天上的雷云瞬间相连,形成一道粗壮的光柱,将天地贯通。
刹那间,五道不同颜色的闪电从云中劈下——东方青雷如青龙探爪,带着草木的生机;南方红雷似朱雀展翅,裹着烈火的炽烈;中央黄雷像黄龙摆尾,含着大地的厚重;西方白雷若白虎扑食,藏着冰雪的凛冽;北方黑雷如玄武缩首,带着深水的沉郁。五道闪电在空中汇聚成一道更加粗壮的光柱,如天神的巨斧,正中坛中的顽石!
“轰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天地都在这一击中颤抖。雷光耀眼,让人睁不开眼;气浪翻涌,吹得周围的树叶哗哗作响。青禾吓得捂住耳朵,躲在明虚道士身后,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偷张望。
待烟尘散去,众人只见那半人高的顽石已化为齑粉,细小的石粒散落在八卦阵中,像一摊被打翻的细沙。地上只留下一个三尺深的深坑,坑底冒着丝丝白气,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臭氧味,与檀香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
“成了!”青禾兴奋地跳了起来,小脸蛋涨得通红,手里的灯笼都差点掉在地上。
张玄真望着深坑,眼中满是激动,络腮胡都在微微颤抖。他行医多年,见过不少修道者,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就能引动五雷齐发的人。“五雷齐发,碎石成粉,这等威力,连老道年轻时都未必能做到!法善,你已真正掌握雷法绘制的精髓,这五雷法,算是真正传下去了!”
叶法善收了令牌,只觉体内五雷丹微微震动,像在欢呼。他望着空中渐渐散去的雷云,心中豁然开朗——符箓的灵力传导,本质是“人、符、天地”三者的能量共振。人以自身灵力为引,通过符的特殊结构聚气,再以意念沟通天地,让天地雷气顺着符的轨迹流转,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循环,缺一不可。就像水流需要渠道,电流需要导线,雷气的传导也需要符箓这个“介质”,而人的灵力与意念,便是让这“介质”生效的关键。
夕阳西下,余晖终于穿透散去的云层,照在玉清观的庭院里。铁柱上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吟唱着雷法的赞歌。叶法善站在坛场中央,看着满地的碎石,心中清楚,在玉清观的修行已告一段落。
但他的雷法之路,才刚刚开始。张玄真前几日提过,骊山老母殿的崔道演精于星象历法,能从星轨中窥得雷法的更深奥秘。接下来,他要去骊山,寻找那位隐世高人,探寻更多道法的奥秘,让自己的雷法不仅有威力,更有精准,能在需要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真正做到“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他转身向张玄真深深一拜:“多谢师父三个月的教诲,弟子永世不忘。”
张玄真扶起他,眼中带着欣慰:“去吧,道无止境,莫要停步。记住,雷法是护道之盾,不是争强之器,守住本心,方能走得长远。”
叶法善点头,目光望向骊山的方向。那里云雾缭绕,仿佛藏着无数秘密。他知道,前路或许崎岖,但他的脚步,会像雷法的轨迹一样,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