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9章 暗下决心,追其踪迹

第9章 暗下决心,追其踪迹(2/2)

目录

“黑袍人?是不是挂着木十字的?”

少年点头,眼泪掉得更凶:“他们说我娘路过时没给他们鞠躬,是‘不敬主’,要拉去‘圣所’赎罪……我拉我娘,被他们踹了一脚……呜呜……”他指着密林深处,“就往那边走了,走了快一个时辰了……”

叶法善的手猛地攥紧,指节发白。光天化日之下强抓民妇,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他摸出块麦饼递给少年:“别怕,我去救你娘。你在这儿等着,要是半个时辰后我没出来,你就往柳林镇跑,找穿官服的,就说十字教在林子里抓人。”

少年接过麦饼,哽咽着点头:“道长……您一定要救我娘……”

叶法善应了声,转身钻进密林。林子里光线昏暗,藤蔓缠得像网,脚下的落叶厚得能没过脚踝。他从袖中摸出追踪符,注入真气,符纸“腾”地燃起幽蓝火苗,飘在空中指引方向。这是《金篆玉函》里的“引路符”,专追邪祟之气。

符纸飘得很快,叶法善脚下踏起“禹步”,身形如鬼魅般在树影间穿梭。越往里走,空气越冷,明明是初秋,却像浸在冰水里,还混着股淡淡的血腥味。他知道,离那些黑袍人不远了。

果然,转过一片灌木丛,前方出现三个黑袍人,正押着个中年妇人往前走。那妇人头发散乱,嘴角带着血,却还在挣扎怒骂:“你们这些天杀的!我儿子不会放过你们!”

“大嫂!”叶法善低喝一声,声音里带着真气,震得树叶簌簌落。

三个黑袍人猛地回头,为首的那个高个子掀开兜帽,露出张鹰钩鼻的脸,眼里闪着凶光:“哪来的野道士,敢管爷爷们的事?”

另两个黑袍人立刻松开妇人,从腰间抽出短刀,刀身在树影里闪着寒光。“教主说了,见了道士就杀,省得坏了好事!”

叶法善冷笑一声,不退反进。他虽没有现代武器,却将道家的“气”练得炉火纯青。只见他左手捏“雷诀”,右手掏出两张“驱邪符”,口中念念有词:“天雷隐隐,地雷轰轰,五雷降临,诛灭邪精!”

话音落,符纸燃起金芒,如两道金箭射向持刀的黑袍人。那两人还没反应过来,符纸已贴在胸口,只听“滋啦”一声,黑袍冒出黑烟,两人惨叫着倒在地上,短刀“哐当”落地,身体像被火烤似的抽搐,很快就不动了。

鹰钩鼻见状,脸色大变,转身就想跑。叶法善岂能让他逃了?他脚下一点,身形如箭追上去,指尖凝聚真气,对着那人后颈劈下——这招“手刀”,是他结合道家“点穴”和现代格斗术改良的,专打要害。

“噗”的一声,鹰钩鼻闷哼着软倒在地,昏了过去。

“大嫂!”叶法善扶住踉跄的妇人,见她手臂上有瘀青,脸上还有巴掌印,怒火更盛。他捡起地上的短刀,将三个黑袍人的腰带解下来,把他们捆得结结实实,又撕下他们的黑袍塞住嘴,这才放心。

“你……你是……”妇人惊魂未定,看着叶法善的眼神又惊又疑。

“我是临河镇来的道士,听您儿子说您被抓了,特意来救您。”叶法善帮她理了理散乱的头发,“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出去。”

走出密林时,少年正踮着脚张望,见母亲平安归来,“哇”地哭着扑上去。母子俩抱着哭了好一会儿,妇人这才想起道谢,拉着少年就要磕头,被叶法善连忙扶住。

“道长,您真是活神仙啊!”妇人抹着泪,“那些黑袍人说,要把我带到‘长老’那里去,还说……还说要给‘圣所’献祭……”

又是长老!叶法善眼神一凛。看来阿罗憾就在柳林镇,这“圣所”多半是他们的新据点。他望着远处柳林镇的轮廓,镇上的炊烟已经升起,在暮色里像一道道扭曲的蛇。

他握紧了袖中的桃木剑——那是用终南山的雷击桃木做的,剑身上刻满了“斩妖除魔”的符文。穿越到这唐初乱世,他本想安稳修行度日,可这些邪教徒如此猖獗,他不能坐视不理。

风从林子里吹出来,带着股阴冷的气息,叶法善抬头望了望天色,北斗星已经升起,正对着柳林镇的方向。他深吸一口气,真气在丹田流转,一股熟悉的力量涌遍全身——那是属于中华文化的底气,是道家千年传承的正义之力。

“走,去柳林镇。”他对母子俩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场较量,他必须赢。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被蒙蔽的百姓,为了这唐初天下刚刚安定的烟火气,也为了他骨子里那份对中华文化的守护。

夜色渐浓,柳林镇的灯火在前方闪烁,像一双双窥视的眼睛。叶法善迈开脚步,道袍的下摆扫过草地,带起一片露水,在月光下闪着晶莹的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