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日月运行,初探规律(2/2)
十五十六的满月最是慷慨,银辉像融化的白银,泼得满山满谷都是。观星台的青石板上,每一道纹路都被照得清晰,叶法善踩在“天枢”星位上时,忽然觉出不同——往日里需凝神片刻才能引动的星力,此刻竟顺着脚底自动往上涌,像被月光推着似的,在经脉里顺畅流转。他试着踏完一整组北斗罡,每一步落下,石台上的星纹都亮起淡淡的银光,比平日亮了三成。
“原来步罡与月相有关。”他站在月光里,看着自己映在地上的影子,忽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潮汐发电原理,人与自然的节律共振,大抵也是如此。
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藏在凌晨的天空,像块被啃过的玉饼,另一半隐在暗处。这时节的星力最是内敛,叶法善试过在“摇光”位发力,指尖竟透出比往日更锐的气劲,劈向院角的枯枝时,没见多大动作,枯枝已断成两截,断面齐整如切。
他把这些发现都记在册子上,纸页渐渐厚起来,封面上被他用朱砂画了个小小的日月图案。有次恰逢月食,初时月亮被咬去一小块,像被谁偷尝的月饼,后来黑影越来越大,竟将整个月轮吞了进去,只留一圈淡淡的金环。叶法善在观星台踏罡,只觉体内真气像被什么东西拽着,忽沉忽浮,踏到“天玑”位时,气劲竟卡在中途,石台上的星纹闪了两下便灭了。
“不对劲……”他凝神感受,发现周围的星力像被搅乱的池水,杂乱无章。直到月食结束,那圈金环里重新透出银辉,真气才猛然顺畅起来,踏完最后一步“天权”,星纹亮得几乎晃眼。
“日月为天地之精,其盈亏自然影响人身之气。”叶法善合上册子,望着重新圆满的月亮,忽然懂了玄阳子常说的“顺时”二字。穿越前总觉得“天人合一”是抽象的概念,此刻才知,不过是让自己的呼吸、气血、力道,都跟上天地这只大钟的节拍。
他开始在符纸上做实验。正午太阳最烈时画“驱邪符”,朱砂里掺了点晒干的艾草灰,符成时竟透出淡淡的暖意,贴在库房潮湿的墙角,往日里总冒的霉斑,三日便消了;月满之夜画“安神符”,用的是浸过月光的井水调朱砂,符纸递给出疹子的小道童,当夜便睡得安稳,红疹也退了大半。
这日傍晚,叶法善站在观星台边,看夕阳把西边的云染成火烧色,又看月亮从东边的树梢后钻出来,像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玉。星辰一颗颗亮起来,与日月形成三角,天地间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将三者连在一起,缓缓转动。
他伸出手,让月光落在掌心,又看着夕阳的余晖从指缝溜走,忽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异乡客——穿越而来的迷茫,像被日月的光华慢慢晒散了。呼吸间,能闻到阳光晒过的草木香,也能尝到月光浸过的清冽气,脚步落在星台上,每一步都踩在规律的鼓点上。
这种感觉很奇妙,像一滴水融入河流,既还是那滴水,又成了河流的一部分。叶法善低头翻开册子,最新一页上写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非虚言也。”字迹里,带着穿越者独有的笃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又有对科学规律的了然,两者在纸页上交融,像日月同辉,温柔而坚定。
夜风拂过观星台,带着山涧的潮气,吹得册页哗哗作响。叶法善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爬得很高,太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正从地平线消失,星辰渐次明亮,构成一幅流动的星图。他知道,自己对这方天地的理解,才刚刚开始,而脚下的路,已随着日月运行的轨迹,铺向更深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