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19章 武德年间,世事初明

第19章 武德年间,世事初明(2/2)

目录

“老丈拿着吧。”叶法善将钱推了回去,“您为这天下太平流过血,这点符纸,算我替乡亲们谢您的。”

老兵眼圈一红,对着叶法善深深一揖,转身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离去。看着他蹒跚的背影,叶法善忽然觉得,自己画的那些符箓,治的那些小病,在这乱世留下的创伤面前,竟是如此微薄。

“在想什么?”玄阳子不知何时站在廊下,手里拿着一卷刚从藏经阁取出的《武德新政》。

叶法善将老兵的话复述了一遍,末了叹道:“弟子从前只知修道、画符、治病,总觉得做好这些便够了。今日才明白,这世道的病,比人身的病更难医。”

玄阳子走到他身边,将《武德新政》递给她:“你能这么想,便是进益了。道教讲‘济世安人’,这‘世’与‘人’,从来都离不开时代的土壤。隋末乱世,多少道士背着药篓,提着符箱,穿行在战火里,救一个是一个;多少道长为义军出谋划策,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早一天结束战乱。”

他指着书中的记载:“你看,武德元年,朝廷就下旨尊崇道教,不仅为老子立庙,还让道士参与修史、议政。这不是因为道教能呼风唤雨,而是因为道教‘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思想,合了这天下初定、急需恢复元气的时势。”

叶法善翻开书页,见上面记载着朝廷减免赋税、鼓励农桑、整顿吏治的措施,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革故鼎新的锐气。他忽然明白,玄阳子让他读这些,不是让他关心政事,而是让他明白——修道之人从来不是局外人,时代的脉搏,就跳动在每一个求符者的叹息里,每一个病患的呻吟中。

“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叶法善问道,眼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做好你正在做的事,再做得多一点。”玄阳子看着他,目光温和而有力,“画符治病,是济一人;教百姓种药、堆肥,是济一村;将‘道法自然’‘积德行善’的道理讲给更多人听,让人心安定,是济一方。这武德年间,就像刚破土的新芽,需要雨露,也需要守护。我们修道之人,便做那雨露,做那护芽的篱笆,让这太平,能扎得深些,再深些。”

叶法善抬头望向天空,秋日的阳光穿过松枝,落在他手中的《武德新政》上,字里行间仿佛都有了温度。他想起老兵说的“李将军军纪严明”,想起典籍里“与民休息”的政策,想起王家村村民脸上的笑容,忽然觉得,这个时代虽然带着伤痕,却也充满了希望。

他重新拿起狼毫笔,在宣纸上写下“济世安人”四个大字,笔尖的力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稳。他知道,自己或许成不了改变时代的英雄,但可以做一个坚守在民间的道者,用手中的符箓,用心中的道,为这初生的大唐,为这苦难尚未完全散去的人间,添一点温暖,尽一份力量。

夕阳西下时,叶法善将那道“济世安人”的字幅挂在墙上,与《道德经》《五行大义》并排。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是为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铺上了一层温暖的底色。他的修行之路,从此不再只是个人的精进,更与这武德年间的风雨、这大唐的新生,紧紧连在了一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