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截胡晓娥我身边全是大小姐 > 第8章 老油条的指点

第8章 老油条的指点(2/2)

目录

老刘摆摆手,脸上的笑容却很是受用,

“咱们五组啊,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些杂项。王组长那个人,你别看他平时板着个脸,其实人不坏,就是性子直,认死理。只要你把活干漂亮了,他也不会为难你。”

“咱们这活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有时候为了点东西,得去乡下蹲点,一去七八天也属正常。

所以啊,眼明手快嘴甜,这三点最重要。看到好东西,眼睛要尖;有机会下手,动作要快;遇到管事的人,嘴巴要甜,该拍的马屁得拍,该送的礼也别含糊。”

林卫东听着,他说的这些,虽然市侩,却都是实打实的经验之谈。

“刘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林卫东真心实意地恭维了一句。

“嗨,都是混口饭吃。”

“对了,你刚来,先熟悉一下这些单子。这玩意儿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就说这发票吧,抬头、品名、数量、单价、总金额,还有经手人、验收人签字,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字都不能错。不然啊,财务科那帮丫头小子,能让你来回跑断腿,唾沫星子淹死你。”

老刘从抽屉里翻出一沓厚厚的单据,有采购申请单、入库单、领料单,还有一些手写的收据和介绍信。

他挑出几张填写规范的递给林卫东:

“你先照着这个格式学学,尤其是金额的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一点都不能马虎。”

林卫东接过单据,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后世公司的报销流程比这只繁不简。

他有财务基础,触类旁通之下,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他一边看,一边又问道:

“刘哥,咱们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渠道啊”

老刘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

“固定的渠道?那得看是什么东西。像一些厂里常用的辅料、劳保用品,咱们跟几个国营商店、合作社都有长期联系,价格和数量都相对稳定。

难就难在那些计划外的,尤其是吃的。粮食、肉蛋、蔬菜、油盐酱糖,这些东西,哪个单位不缺?四九城就这么大,几个大的副食品供应点,早就被各大单位的采购员盯得死死的,咱们厂虽然是大厂,但想多弄点也难。”

“所以啊,咱们才要往乡下跑,往那些小地方钻。有时候,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某个不起眼的小村镇,说不定就有咱们需要的东西,全凭运气和眼力。”

老刘感慨道,

“前年,为了给厂里技术攻关小组改善伙食,我和老张跑遍了周边十几个县,好不容易才从一个山民手里换了十几斤斤野猪肉和几只野鸡,回来可把那帮技术员给美坏了。”

林卫东听着,心里更有底了。

他装作好奇地问:

“那咱们采购回来的东西,除了入库,有没有可能……嗯,内部消化一点?”

老刘闻言,警惕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放松下来,嘿嘿一笑:

“小林啊,你小子脑子转得挺快啊。这事儿嘛,看情况。有些东西,比如容易腐烂的蔬菜水果,或者一些零碎的土特产,数量不多,又不好入账的,科长有时候会默许咱们自己分一些,当然,价格得按市价,或者比市价略低一点。毕竟,咱们也是辛辛苦苦跑回来的,不能白忙活不是?”

他压低声音:

“不过这事儿,你可别到处嚷嚷。让厂里纪律检查的人听见了,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我懂,我懂,刘哥,您放心,我嘴严着呢!”

林卫东拍着胸脯保证。

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在老刘的“言传身教”和林卫东的“虚心求教”中悄然流逝。

林卫东不仅对采购科的业务流程有了大致了解,更对其中的“潜规则”和“油水”所在了然于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