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136章 蚕丝止血带:松紧度精准到“能伸入一指”

第136章 蚕丝止血带:松紧度精准到“能伸入一指”(2/2)

目录

夜幕降临,山洞里点起了油灯,昏黄的光映在岩壁上,晃动着人影。王小虎守在郑大山身边,每隔半个时辰就查一次止血带的松紧度,一开始还很认真,后来困得眼皮打架,查的时候就走了神。

“小虎,查紧度了。”郑大山轻轻推了推他,胳膊又开始有点胀。王小虎迷迷糊糊地伸手,随便摸了摸,就说:“没事,挺松的,不用调。”

可没过多久,郑大山的胳膊就胀得越来越疼,手指开始发麻,指甲又变成了紫色。他想喊王小虎,却没力气,意识又开始模糊。

“小虎!你怎么回事!”林越查完其他伤员回来,一眼就看到郑大山发紫的指甲,赶紧冲过去,解开桑蚕丝带——带子已经勒得很紧,上臂的皮肤都压出了深痕,“你是不是没认真查?都勒成这样了,再晚一步,这胳膊就保不住了!”

王小虎被骂醒了,看着郑大山发紫的胳膊,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我太困了,没仔细摸……林郎中,对不起,是我害了大山哥……”

“现在不是说对不起的时候!”林越赶紧调整止血带,松了一圈,再伸食指——刚好能伸入,然后用艾草水擦拭郑大山的上臂,促进血液循环,“你知道吗?止血带松了会流血,紧了会坏死,都是要命的!你要是不想大山哥没了胳膊,就打起精神来!”

陈鞣匠也走过来,拍了拍王小虎的肩膀:“小虎,别自责了,以后认真点就行。林郎中教你这么多,不是让你马虎的。你看林郎中,一天没合眼,还在查伤员,你这点困算啥?”

王小虎抹了把眼泪,点点头:“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困了,就算睁着眼到天亮,也要查好松紧度!”

林越没再批评他,只是蹲在郑大山身边,摸了摸他的脉搏——慢慢恢复正常了,指甲也开始变粉。“大山哥,感觉怎么样?还胀吗?”

“不胀了,也不麻了。”郑大山笑了笑,“小虎也是不小心,别骂他了,他已经很努力了。”

林越抬头看了看王小虎,语气软了些:“刚才我也有点急,不该骂你。但止血这事,真的不能马虎,你再困,也可以叫我或者陈叔帮忙,别一个人扛着。”

王小虎点点头,赶紧拿起竹片,把“每半个时辰查一次,困了叫人帮忙”刻在上面,还在旁边画了个醒目的叉,提醒自己别再犯错。

后半夜,山洞外突然下起了雨,雨水顺着岩缝渗进来,洞里有点冷。郑大山开始发烧,断口处有点发红,像是要感染。陈鞣匠赶紧把熟制皮革拿过来,用艾草水浸温,敷在断口周围:“林郎中,皮革敷上能保暖,还能防感染,你看行不行?”

“行。”林越点点头,又给郑大山喂了点退烧的草药,“熟制皮革比生皮软,还消过毒,敷在断口上正好。陈叔,多亏了你提前准备的皮革,不然断口感染了,更麻烦。”

王小虎守在旁边,帮着换皮革,还时不时给郑大山擦汗,一点困意都没有。他看着林越和陈鞣匠忙碌的样子,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学好急救的法子,再也不犯马虎的错,要像林越一样,能救更多人的命。

天亮的时候,郑大山的烧退了,断口处的红肿也消了些。林越查了查止血带的松紧度,还是刚好能伸入一指,满意地点点头:“小虎,这次查得不错,继续保持。”

王小虎露出了笑容,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虽然犯过错,但只要认真学,认真做,就能成为像林越一样的好医者。

第四节 丝传急救

雨停了,阳光透过岩缝照进山洞,洒在郑大山的脸上,暖洋洋的。林越给郑大山换了新的熟制皮革绷带,又调整了桑蚕丝带的松紧度——经过这两天的护理,郑大山的断口已经开始结痂,上臂的肿胀也消了,能稍微活动一下肩膀了。

“大山哥,你试着抬抬胳膊。”林越扶着他的上臂,郑大山慢慢抬起,虽然有点疼,但比之前好多了。他笑了笑:“林郎中,谢谢你,我这胳膊,真的保住了!”

“不光是我的功劳,还有小虎和陈叔的帮忙。”林越看向王小虎,“小虎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止血带了,还能教其他士兵。”

王小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林郎中教得好,我只是学了点皮毛。”

正说着,山洞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秦军士兵举着白旗跑进来,脸色慌张:“林郎中!求你帮帮忙!我们营里有个士兵断了腿,血流不止,我们的医官不会处理,再这样下去,他就没救了!”

山洞里的士兵们一下子就炸了:“秦军?别帮他们!之前他们还跟我们打仗,现在活该流血!”“就是!让他们自己处理,我们不帮!”

王小虎也皱起眉:“林郎中,别帮他们,他们之前杀了我们好多弟兄!”

林越却摇了摇头:“不行,不管是赵军还是秦军,都是人,断肢流血都会死。先生说过,‘医者无分敌友,见死不救,枉为医者’。我们可以帮他们,但要让他们保证,不再主动进攻,要是违反,我们就不管了。”

秦军士兵赶紧点头:“同意!我们将军说了,只要能救我们的士兵,我们愿意停战三天!”

林越看向王小虎:“小虎,你跟我一起去,给秦军士兵处理断肢,也让他们看看,我们赵军的急救法子,是怎么精准止血的。”

王小虎愣了愣,随即点头:“好!我跟你去!我一定好好操作,不让你失望!”

陈鞣匠也说:“我也去,带点熟制皮革和艾草水,帮你们打下手。”

秦军营地的医疗帐里,士兵躺在草席上,左腿断了,血流得满地都是,医官们急得直跺脚,却没人敢动手。林越和王小虎走进来,王小虎熟练地拿出小腿款的桑蚕丝带,开始缠绕——每一圈都均匀,缠到第三圈时,伸食指检查松紧度,刚好能伸入。

“这就是精准止血,不是靠蛮力勒紧。”王小虎一边操作,一边给秦军医官讲解,“每半个时辰查一次松紧度,看指甲颜色,摸脉搏,问感觉,三个都正常,才算合格。”

秦军医官们看得连连点头,赶紧拿出竹片记录,有的还拿出桑蚕丝,跟着学编织止血带。秦军将领看着王小虎熟练的操作,又看了看止住血的士兵,眼里满是敬佩:“林郎中,王小虎兄弟,谢谢你们!你们的急救法子,比我们的管用多了,我们愿意跟你们学习,以后再也不打了,一起保家卫国!”

林越笑了笑:“不用谢,我们都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这止血带的法子,你们可以学,也可以传给更多人,只要大家都用精准的方法止血,就能少死很多人。”

回到赵军营地,郑大山已经能拄着木棍走路了,他看着王小虎,笑着说:“小虎,你现在真厉害,都能教秦军了!”

王小虎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林郎中教得好,我还要学更多急救的法子,以后救更多人。”

夕阳下,林越看着士兵们练习编织桑蚕丝止血带,有的练上臂款,有的练小腿款,每个人都认真地调整松紧度,伸着食指检查。陈鞣匠在旁边帮忙打磨带子边缘,嘴里还哼着小曲。

林越知道,这小小的桑蚕丝止血带,不仅救了郑大山的命,还化解了赵军和秦军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它把“精准”的理念传了下去——医学不是靠蛮力,是靠细致,是靠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而这,只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急救法子要传,还有更多的生命要救,他会一直走下去,带着这份初心,带着对先生的承诺,把医道传承到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