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送’太子(2/2)
因此,山西之事是一场三方大战。无论过程如何,东宫在此事上必定会遭受重创。
“还有一点儿,太子什么事都敢干。余士悦跟王文去山西后务必谨慎,以免遭受不必要损失。”
朱祁钰想得十分全面,不止要防被人下黑手,还要防皇帝从中作梗。
余士悦二人双手一拱,同声回道。
“殿下放心,下官绝不让您失望。”
......
宣王府的商议已经结束,而东宫才刚刚开始。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东宫这次遭受重创已是无法避免。依下官之见,不妨将宣王府也拖下水。如果在座的诸位有足够的胆量,可以弹劾杨容和曹鼐。”
“陛下不是想坐山观虎斗吗?想必宣王府那边也不愿意,他们也会极力配合。”
这时,有人问道:“为何不弹劾于谦一本呢?”
李贤回答说:“于谦是宣王的师傅,同时深受陛下信任。如果弹劾他,陛下和宣王都会同时护他。”
又有人问:“那如何将宣王府拉下水呢?”
李贤又回答道:“丁铉,陛下不是不想让他遭殃吗?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让他进去的同时,也要让他知道,现在只有东宫才能救他。他若想出来,就必须咬出宣王府的人,哪怕是诬陷也行。”
其实,李贤去了趟江南后,已经“叛变”了。
是胡濙说服了他。
这次他匆忙回京,只是为了“送”太子一程。
张益,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
而丁铉,则恰好相反。
宣德皇帝暂时还不想让丁铉进监狱,因为邝邺还没有回京,朝中又没有人可以去兵部担任侍郎一职。
也就是说,谁把丁铉搞垮,谁就是最想去兵部的那一方。
兵部,皇帝还没有放手的迹象。
如果东宫这样做了,就是在触犯龙鳞。
而且,东宫凭什么能救下丁铉呢?能救丁铉的只有宣王府。
这样一来,丁铉就从中间派变成了宣王派。
朱祁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个兵部侍郎。即使皇帝要怪罪下来,宣王府也不必担心。
“可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丁铉咬住宣王府呢?”有人提出疑问。
李贤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这就要看我们的手段了,可以安排一些人在暗中引导丁铉,让他误以为是宣王府想让他跟张益一样。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证据,让丁铉不得不相信。”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得滴水不漏,不能让宣王府发现任何端倪。否则,我们就会前功尽弃。”李贤强调道。
“放心吧,李大人,我们一定会小心行事的。”众人齐声应道。
于是,所谓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就此展开。
是夜...
朱祁钰收到一封信,且还是李贤的亲笔信,信上清清楚楚将东宫今日商议计划全部写出。
看完后,朱祁钰陷入久久沉思中。
他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真实度,不信李贤就这么轻松靠向自己。
可当他再看一遍信时,又不得不信。
比如,上面写着东宫即将弹劾丁铉,还让丁铉咬住黎澄、高谷、王翱不松口。
并且,还给出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