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王府夜话(1/2)
云珏被以“静养”之名软禁在寝宫,虽未被苛待,但宫门由苏璃亲信的暗卫与程怀亮安排的将士层层把守,形同囚笼。外界的一切消息被隔绝,他如同被困在琥珀中的昆虫,只能被动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白日喧嚣散尽,夜晚的宫廷更显沉寂。云珏独自坐在空旷的寝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苍白而麻木的脸。白日里朝堂上那孤注一掷的疯狂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与空洞。他知道自己踏出了无法回头的一步,却也隐隐感到一种扭曲的解脱——无论结果如何,那压得他喘不过气的重担,或许真的可以卸下了。
然而,寂静滋生了更多的思绪。他想到了母后那冰冷斥责的眼神,想到了王太傅等人痛心疾首的跪谏,更想到了自己那番举动可能引发的滔天巨浪。母后会如何应对?是顺势而为,还是……他不敢深想下去。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想要确认什么的冲动,在他心中蔓延。
他并非全然没有心腹。在宫中经营多年,即便他性情软弱,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因各种原因对他存有几分真心、或利益深度捆绑的旧人。其中一人,便是自幼伺候他、如今在寝殿负责打理书籍笔墨的老太监福安。福安为人低调谨慎,且因其职位不起眼,尚未在之前的清洗中被重点关注。
夜深人静,值守的侍卫换岗之际,云珏屏退了其他宫人,只留下福安在一旁研墨。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寻常的薛涛笺,提起笔,手却微微颤抖。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写起。最终,他落下笔,墨迹淋漓,带着一种决绝的悲怆:
“朕宁作史书昏君,不做亡国之主。身陷囹圄,心似油煎。妹素来聪慧,当知朕心。母后之意,江山之向,盼复。”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这短短三行字。他将“亡国之主”与自己关联,既是极言其压力与恐惧,也是一种无声的控诉与辩解。“宁作史书昏君”,更是将他放弃皇位、不顾身后名的决心表露无遗。“盼复”二字,则透露出他此刻信息隔绝下的急切与无助。
他仔细吹干墨迹,将信笺折叠成一个小小的方块,紧紧攥在手心,然后看向垂手侍立的福安。
福安接触到皇帝那复杂而带着恳求的眼神,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什么。他伺候云珏多年,深知这位主子的性情,也隐约察觉到近日宫中的暗流汹涌。他沉默地跪下,伸出双手。
云珏将那份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信,放在了福安粗糙的掌心上,低声道:“想办法,交给长公主。小心,莫让任何人察觉。”
福安重重磕了一个头,将信小心翼翼藏入贴身的内袋中,低声道:“奴才拼死,也必将此信送到长公主手中。”
是夜,福安借口为皇帝去藏书阁寻找一本解闷的杂书,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对宫中巡查规律的熟悉,他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宫墙阴影之下,避开了数道岗哨,最终通过一个早年发现的、连接宫内与一处废弃水道(此水道靠近长公主府后巷)的隐秘破损处,将信成功递给了长公主府外早已安排接应的一名绝对忠心的老仆。
当这封带着云珏体温与绝望的信,几经辗转,最终在深夜呈到云琼面前时,她刚刚与母亲密谈结束回府不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