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亲王叛乱(2/2)
字迹潦草扭曲,几乎力透纸背,透着宫墙之内那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灼。
苏璃默默将字条凑近摇曳的烛火。橘红色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纸张的边缘,迅速将其吞噬,化作一缕青烟和些许蜷曲的、带着余温的灰烬。火光跃动间,映照着她沉静的眉眼,却在那深邃的瞳仁里,点燃了两簇幽冷的火焰。她想起去岁先帝灵前,那个身着缟素、身形魁梧的亲王,那双盯着玉玺时毫不掩饰炽热野心的眼睛,以及他对新帝行礼时,那勉强压抑却依旧能让人感受到的不甘与倨傲。如今新帝改元“承熙”不过数月,连新年号都尚未深入人心,这位蛰伏已久的亲王就迫不及待地撕破了脸面,将血淋淋的野心暴露于天下。
“清君侧…”她轻声重复着这三个字,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笑,那笑意冰凉,未达眼底。清的是权倾朝野的蒲忌植?还是要借此名头,清算这“承熙”年号所代表的法统,将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也一并“清”换?这面旗帜,自古以来便是野心家最惯用也最冠冕堂皇的借口。蜀地富庶,易守难攻,云承峻经营多年,兵精粮足,此乱一起,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平息。朝廷一旦陷入战事泥潭,必然元气大伤,各方蛰伏的势力,也难免会蠢蠢欲动。
窗外,又有数骑快马疾驰而过,马蹄踏碎山道的寂静,惊起寒鸦数只,扑棱着翅膀仓皇飞向铅灰色的天空。那是连接兵部与各州府的驿道,平日里传递公文,此刻却成了输送战报与杀机的血管——关于叛军推进的速度、城池陷落的消息、地方官员是战是降的抉择,正沿着这条道路,向着帝国的中枢疯狂传递,每一份奏报,都重若千钧,压得承熙初年的朝廷喘不过气。
苏璃凝视着香炉中那最后一点灰烬彻底失去形状,与香灰融为一体。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淡淡的焦糊气息。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对承熙皇帝、对蒲相、对天下苍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烽火所至,必然生灵涂炭。然而,于她而言,这何尝不也是她等待已久的变数?水浑,方能摸鱼。当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忧虑、恐惧、亦或是野心,都不可避免地被蜀道的烽烟、荆楚的战局所吸引时,那深宫高墙之下的暗流,各方势力紧绷的神经,才会出现不易察觉的松动。这松动,便是她的机会,是她在绝境中撬动命运的一丝缝隙。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凛冽的寒风立刻灌入,吹动她额前的碎发。远山如黛,依旧沉默,但空气中,似乎已经能嗅到那来自西南方向的、若有若无的铁锈与血腥之气。
**章尾:** 改元未满烽烟起,蜀道寒刃破承熙。梵刹凤影抬望眼,乱局方显纵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