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小暑晒物(2/2)
王掌柜扛着袋新石灰来串门,袋子上印着“防潮粉”三个字,说是撒在墙角能防霉,“这石灰比去年的细,撒一把能管半年,”他把袋子往墙根一靠,“保准梅雨季节墙不冒汗。”诗诗非要试试石灰够不够白,抓了把就往晒布上撒,结果手一抖,石灰袋“哗啦”倒在棉絮堆里,白灰腾得像朵蘑菇云,呛得大家直咳嗽。王掌柜抹着笑出来的眼泪说:“这是石灰给棉絮‘撒爽身粉’呢!混进去晒透了,虫蛀都得绕道走,算给你的防潮礼!”
白老坐在树荫下的竹躺椅上,手里摇着大蒲扇,看着孩子们闹得欢。他脚边的小桌上摆着壶凉茶,茶香混着晒谷的焦香飘得老远。“小暑晒物,晒的是潮的气,收的是阳的光,”他慢悠悠地说,“年轻时小暑天晒物得顶着日头翻晒,哪像现在,看着你们瞎折腾,摇着蒲扇等收粮,这日子,暖得像棉絮,亮得像谷粒。”
诗诗突然指着天边的云喊:“那朵云像床大棉絮!肯定是老天爷晒的被!今年夏天准能晴得透亮,热得直喘气时啃口凉西瓜,浑身都能冒出劲来!”
“先等你把今天撒在棉絮里的谷粒捡干净再说,”灵月笑着刮她的鼻子,“去年你把晒好的药材喂了兔子,说是给‘兔神’补身子,结果兔子吃了薄荷闹肚子,你哭着说白老没教兔子懂药性,这事你忘啦?”
大家笑得更欢了,笑声混着谷香飘出老远。晒架上的棉絮泛着金光,竹匾里的药材散发着清香,连空气里都飘着暖烘烘的夏意。这江湖的故事,就在这小暑的院子里,在这闹哄哄的晾晒里,又添了段笑料。
毕竟,只要这晒架还在搭,这日头还在照,我们还在这院里,这江湖的夏天,就永远晒不完啊。